郭沫若静夜朗诵精选

2022-04-06 17: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郭沫若静夜朗诵精选》,欢迎阅读!
郭沫若,朗诵,精选

静夜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原文吧! 静夜 郭沫假设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赏析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国内军阀混战,国困民贫,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面对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而痛苦。有道是“言为心声〞, 这首小诗,正是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诗人一个人站在大海边,对月吟哦,字里行间既包含了诗人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节通过对月光、松林、白云、疏星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幽美的“月夜晚景图〞。诗人以站在地上的视角,运用白描的


手法来写景,你看:那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读者带进一个超越现实的梦的世界,此情此景,真是妙不可言,这为诗人下面展开丰富的联想营造了气氛。在第二节,诗人抬眼看见得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再由天河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到那鲛人泣珠的传说,在那茫茫的天河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异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对月深思,想到自己的祖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自己却在异国他乡,壮志难酬,于是把哀伤、无奈、惆怅都化作了诗行。鲛人孤独地对月流珠,诗人又何尝不是对月流泪?他为何这样孤独这样无望?他的亲人、朋友、伴侣呢?……诗作把读者引入了奇异的世外仙境,又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读来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这首诗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联想到鲛人的传说,诗人面对那苍茫的宇宙,敞开了自己的胸怀,那淡淡的忧伤,就如那漏出的几点疏星,以及那朦胧的月色*。每当夜深人静月色*朦胧之时,只要轻轻地吟诵着这首小诗,就如品尝了一小杯美酒,令人陶醉,又犹如欣赏一支小夜曲,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bde4625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