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孩的故事

2023-01-26 20:2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狼孩的故事》,欢迎阅读!
狼孩,故事

才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是环境之子,是自己所处的独特环境的产物,生命力本身促使人们逐步去适应自己的环境。上述观点是由纪田文雄博士在其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中提出来的。在书中,纪田文雄博士讲述了一只狼抚养两个小女孩的故事。

1941年,美国丹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收到了一项颇具价值的研究报告。报告声称,一位牧师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由一只狼喂养的女孩,其中一个大约2岁,另一个大约7岁。小女孩名叫阿玛拉,大点的名叫卡玛拉。报告记录了她们被人类发现后9年内的生活,其中还包括了一些由辛格神父拍摄的照片。发现的地点位于印度加尔各答市西北部的丛林里。(据说,时至今日,印度乡间遗弃女婴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两个女孩的头、胸脯和肩上生长着浓密的毛发。理发之后,她们看起来才像人的样子。)

在狼穴里,两个女孩像狼那样四肢爬行,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东西;她们的嗅觉特别灵敏,飞跑的时候像狗一样四肢着地,人们很难追赶上;她们的肩很宽,大腿不能伸直,但非常有力;她们不是用手抓东西,而是用嘴叼,像狗那样喝水、进食。卡玛拉尤其像一只狼,她不仅喜欢吃生肉,而且对于腐烂的肉也情有独钟。她的体温恒定不变,也不出汗。气温过高的时候,她就像狗那样伸长了舌头喘气。她的皮肤像玻璃一样光滑,而且看起来很干净,只是手掌上结下了厚厚的老茧。她披头散发,头部显得特别大。一旦听到了轻微声响,她的耳朵就会竖起来,显得非常紧张。生气的时候,她会张开鼻孔,像狗一样咆哮。如果有人妨碍了她进食,她就会龇着牙吼叫。

卡拉白天睡觉,一旦太阳落山就开始出没。晚上,她会和在狼群中生活时一样,每晚嚎叫三次,而且非常准时,在10点、凌晨1点、凌晨3点各一次。这已经成为她不可改变的习性,这种习性的形成是因为多年来,她和狼群一起每天总要有规律地嚎叫。在重返人类社会后的9年中,卡玛拉晚上并没有停止定时嚎叫,而是一如既往,直到16岁那年死去。她的嚎叫既不同于人类的声音,也与一般动物的嚎叫不同,非常特别,实在无法描述。

你能将这也称做遗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生活在狼群中,由狼抚养的人类小孩,却拥有了狼的习惯。为了生存,人类本能地适应了自己周围的环境。人类自身具有的强大而神圣的生命力,促使他们逐步适应了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我在内心深处,一直对这种生命的力量怀有深深的敬畏。

上述现象表明,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给予他们的指导是多么重要。我们必须更多地思考如何抚养、训练孩子,应该如何指导他们的心理、知觉、智慧和行为的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仍然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天生的,或者是遗传的。因此,我要极力劝说大家摒弃那些陈腐过时的观念。阿玛拉和卡玛拉两个孩子接受的抚养和教育是何其不幸!当她们离开狼穴,重返人类社会的时候,那种非人的生活才算结束,不过,她们的经历本身也证明了生命的力量。她们本来都是人,却都很快适应了自己新的生活环境——狼的生活环境。假如生活在环境更好的文明社会,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将有可能带来辉煌的教育成果。根据测试,科学家认为阿玛拉和卡玛拉在刚刚回归人类社会时如同白痴。但是,如果考虑到她们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我却不这么认为。可以说,不是遗传,而是环境造就了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孩子们生活着、观察着、感觉着,他们的能力不断发展,以便适应周围的环境。当然,这种假设忽略了很多人坚持认为非常重要的遗传因素。

但是,让我们好好考虑一下,这些孩子四肢着地爬行,像狗那样用嘴叼着而不是用手拿着东西,盼望着得到生肉,向往着腐臭的食物。她们都是小女孩,然而她们肩上、胸前都覆盖着浓密的毛发。谁可以说,这些就是遗传呢?

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孩子扔给狼群抚养。然而,孩子们出生不久遭遇到的恶劣环境,对他们自身能力的发展的伤害是如此之深,简直就像让他们在狼群中生活一样糟糕。对一个稍显迟钝,或者能力受到破坏的孩子,人们常常推托说那是遗传的原因,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们的命运,其实就攥在他们父母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6fb96f4693daef5ff73d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