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内涵

2023-04-16 01:2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内涵》,欢迎阅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探究,内涵,时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内涵

作者:聂子超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1

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其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时代内涵始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生变化的,在内容上实现了不断的创新以及具体化,并且更加契合我国民族的发展。因此要能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内涵,并且对在新时期下相关的实现策略进行探究,以此来更好的推广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内涵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其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是一个永远在创新的过程,它贯穿于中国的革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在新的时期下,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依然在继续,并且相关工作的开展对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首先就体现在内容的创新上。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哲学表面上是属于一种静态的学术研究,但是对于概念以及相关的内容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补充才能够更加适用并且具有更加优秀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哲学理论同样如此。其在产生的过程便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同时其需要针对中国的特色进行适用。虽然并非所有的理论都需要创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特色发展来实现内容的创新,并且朝着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价值观进行靠拢,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下实现创新的基本体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时代内涵还包括其中的哲学内容更加趋向于具体化。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一个理论要想更好的在中国进行应用,不仅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还需要有效的在民众之间进行普及,坚持与中国的实情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才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策略。而当下相关的哲学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才能够避免通俗化的现象产生,同时对于其中的理论内容要能够保持更加的精简新颖,这样才利于在当前模式下进行传播,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吸纳更多优秀的内容,结合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还包括其民族化的发展。要想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相衔接,就应该更好的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朝着中国的发展特色去创新,尤其是将中国当下的国情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等与哲学内容相融合,才能够使得相关的学术理论中包含更多中国民族的特性。将我国的文化与相关的理论进行有机的辩证结合,进而可以充分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展现出民族特性。也应该长期尊重马克思主义立场,让中国当前能够与相关理论相结合的内容进行理论化处理,进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这也是更好的将之实现中国化的有效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首先应当以理论作为核心内容,通过理论的引导才能够将其中的科学性、世界性以及实践性等内容与价值展现出来,并且充分与中国现代的发展进程相适应。通过有效的理论来对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矛盾进行解决,并且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指导策略。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其作为一门普遍适用性的哲学,对于当前世界上的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的发挥还是取决于国家对于相关理论的应用程度,因此需要有效的现实基础作为保障,比如其民族化的进度能够展现出其价值。现实基础需要来自更多个体的认同,并且只有通过检验才能够将其中的哲学思想纳入到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要有效的结合中国人民群众的文化心态,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动态化的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化。

最后,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化基础,其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我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而正是由于我国本身就具备非常深厚久远的文化精神,才能够具备足够的包容性,将马克思主义中具有价值的内容吸收并且容纳作为中国文化中具有价值的气息。在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的过程中,有效的突出了主体的价值,同时也为当下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 指引。 三、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下引导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其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是需要我们跟踪研究的。作为当前社会主义发展指导理念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有效的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尤其是能够在时代快速的发展下具备更加先进的时代内涵,通过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及具体化,并且结合我国民族的特点来实现大众化,进而更好的将其中有价值的理论内容指导于实践,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快速 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明华,董扬.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9.

[2] 赵立峰,廖志诚.党的十九大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2017年年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倪志安.对实践的理解跃升到从实践理解”——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法论新路径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404.

[4] 丁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与路径选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05. [5] 尚庆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河北学刊,2008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7107f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