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题】森林《姜氏胡辣汤》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2-12-28 01:3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师讲题】森林《姜氏胡辣汤》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讲题,名师,森林,答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姜氏胡辣汤 森林

①在隐阳城,人们的早餐大多是胡辣汤。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配上葱花,淋上香油,再加点儿醋,一碗下来,让人满头冒汗,赶走早晨的清冷。

②外地人到此,都会慕名品尝胡辣汤。而品尝之后,觉得这汤太咸、太辣、太烫,就很是疑惑当地人为何单好这口。

③隐阳地理位置特殊,有两条河在此交汇,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地。商船多,商客多,船工多。船工天天在水里搏击风浪,水冷,性凉,属阴;而胡辣汤温热,料辛味辣,性温,属阳,阴阳平衡,阴阳调和,船工多嗜酒好辣,胡辣汤也是先为船工所喜,渐渐蔓延流传开来,成了隐阳当地必不可少的早餐。

④隐阳最出名的胡辣汤店叫姜氏胡辣汤店。姜氏胡辣汤店距离码头不远,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儿长队。当地人已习以为常,不排队就能喝到姜氏胡辣汤,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⑤为什么要排队呢?一是味道好,二是限量,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

⑥有好事者问老板姜中良,你这店人气这么旺,多做一些不好吗?为什么只固定卖200碗呢?

⑦姜中良答,超过200碗,就不是姜氏胡辣汤了,这是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 ⑧有人说,有些老规矩是该遵守,但也应该与时俱进,现成的钱,哪有不弯腰去捡的理。 ⑨姜中良就笑而不答了。 ⑩每天,姜氏胡辣汤还是200碗,卖完之后,清扫柜台,关门闭窗,姜中良拿起钓鱼竿,去沙、湟河交汇处钓鱼。

⑾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除去被日本占领的几年歇业之外,一直都正常经营,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⑿歇业的原固,有许多说法,成了隐阳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地方志办董老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花了三年的时间专门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扑朔迷离。

⒀地方志办的《隐阳志》最后确定了歇业的原因,相对主流的说法是:为表明心志,表明不与侵略者合作的立场,而歇业。地方志还提到,受降那天,姜氏胡辣汤店做了许多胡辣汤,免费让市民品尝,那是店里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不限量供应。

20世纪90年代,姜氏胡辣汤店有了波折,年轻的姜氏兄弟三个分家了,一时间,城里出现了三家姜氏胡辣汤店,姜中良的胡辣汤店在码头,哥哥姜大良的胡辣汤店在牛行街,弟弟姜小良的胡辣汤店在火车站。

⒂姜中良仍然坚持每天只卖200碗,价格稳定;姜大良店不做限量;姜小良店铺人多便涨价。在这三个兄弟的比赛中,中良似乎要落伍了。

⒃初时也有人说姜中良傻,但过了两年,另外两家胡辣汤店渐渐就不行了,人们还是认姜中良的这家店;再以后,姜中良的店就成了姜氏胡辣汤的品牌象征。

⒄多年过去、隐阳的胡辣汤店也换了不少的商家,但姜氏胡辣汤店一直人气爆棚,这里面的道道,好多人至今还看不透。疫情肆虐,外地医护人员来支援隐阳,餐馆取消堂食,允许线上售卖,一时间,城市像是按下了暂停键。

⒅按说,姜氏胡辣汤店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歇业休息,但姜中良仍然开业了,不过这次开业却是大门紧闭,每份胡辣汤都精心打包,仔细消毒,一份一份地送给那些支援人员。

⒆有人就闷了,姜老板,咱这不是每天限量200碗吗?

⒇姜中良说,非常时期,自然是可以改规矩的。我们姜氏胡辣汤的规矩不是没有改过,


我爷爷就曾经改过,在受降的那天。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姜中良“笑而不答”、每天卖完后就去钓鱼,说明他是一个固持己见、不重名利、随遇而安的人。

B.地方志办的董老师花了三年时间才确定抗日期间歇业的原因是表明他们不与侵略者合作的立场。

C.姜氏三兄弟分家后,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都不样,最后老二姜中良的店成为了家族的品牌。

D.姜氏胡辣汤受降日和疫情期间都改规矩,说明姜氏胡辣汤的经营者都有原则、有底线,有坚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氏胡辣汤”作为小说的标题,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使小说结构更严谨。 B.小说第①段运用了倒叙手法,简要讲述了姜氏胡辣汤店在隐阳城的百年老店历史。 C小说刻画姜中良的形象时,既有对其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 D.小说结尾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 8.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9.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善于设置悬念。请找出其中三处,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参考答案: 6C 7B

8.①介绍了隐阳的地理位置、人文传统,为人物活动创设了环境。 ②解释了胡辣汤味道太咸、太辣、太烫的原因。

③引出下文,使在隐阳最出名的姜氏胡辣汤店顺势登场。9.①文中直接写“为什么要排队呢”一句,运用了设疑法,引起读者的深思,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思考吃姜氏胡辣汤排队的原因,避免了行文的平淡。

②小说以姜氏胡辣汤店的反常商业行为“每天只做200碗,卖够200碗,便不再供应”来设置悬念,让读者思考其商业模式,也推动后文的相关情节发展。

③小说以姜氏三兄弟不同的经营方式来设置悬念,让读者思考哪种经营理念能脱颖而出,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④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姜氏胡辣汤店有了波折”这个突转来设置悬念,使得小说波澜起伏,曲折跌宕,推动后面情节的发展。

⑤小说关于“歇业的原因”的描写,让读者一时难以琢磨,能引起他们的种种推想,后面揭示原因,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让人心生感慨。

名师讲题: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A.“说明他是一个固持己见、不重名利、随遇而安的人”分析错误,这表明他是个不重视金钱、知足而乐、有生活情趣的人。

B.“花了三年时间才确定抗日期间歇业的原因”错,原文为“地方志办董老师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花了三年的时间专门来研究,结果越研究越扑朔迷离”

D.“姜氏胡辣汤的经营者都有原则、有底线、有坚持”错,姜中良的哥哥姜大良、弟弟姜小良改变经营方式,说明他们并没有坚持。

故选C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81765c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