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的艺术表现手法

2023-03-29 15:3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雎的艺术表现手法》,欢迎阅读!
关雎,手法,表现,艺术

关雎的艺术表现手法(节录)

聂石樵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参差荇菜‛


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a6b50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