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

2023-05-08 13: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欢迎阅读!
孔德,实证主义,浅析,哲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

作者:杨燕满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6

实证主义沿着经验主义哲学的思想路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社会学,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它们认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经验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是经验世界,强调对认识论的研究。本文将主要介绍实证主义的创始——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实证哲学 中图分类号:B082 文献标识码:A 1 实证主义概况

实证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其原意是肯定、明确、确定的意思。16世纪以来,自科学强知识的明确性实证性,与空洞、荒诞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形成鲜明对照。实证主义是提倡科学、注重实证精神的,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孔德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简言之,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实证主义在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17世纪以来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尤其是休哲学思想的较大影响,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休谟经验主义的传统。但是,它并不是对休谟哲学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对其有所补充、修正和发展。一般说来,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表示拒斥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传统哲学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和高度抽象思辨的哲学,主张哲学应当建立在来自观察实验的经验事实和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反对哲学研究世界观、本体论问题。(2)试图用经验感觉、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回避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并试图超越传统哲学中唯物与唯心的对立。(3)否认人有认识经验以外在事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之内,强调科学认识论的根本任务只是记录感觉、描述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认识论方面宣扬不可知论。(4)推崇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运用实证科学特别是生物进化论的方法改造自然和社会。在社会政治问题上提倡科学、进步和改革,但同时又排斥社会革命,主张阶级调和,宣扬改良主义。 2拒斥形而上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谓形而上学,是指探求世界一切现象的最终起源、终极本质的哲学理论。这种哲学图从一种永远不变的终极存在初始本原出发去解释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性和行为。它以此概念作为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推演出了一个严密、完整的无所不包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到黑格尔达到了它的顶点,孔德所讲的形而上学与马克思讲的形而上学不同,不是指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而是指探求世界一切现象的最终起源、究极本质的学说。孔德认为,既然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那么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局限在经验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越主观经验。主观经验是认识能力和科学知识的界限,人的认识无法超越这个界限,科学知识只能禁锢在这个界限之内。否则认识就没有可能,知识就失去了根据,理论就没有意义。如果企图凭借抽象思维去探求事物的内在本质或现象的终极原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必然会陷入传统的本体论。因为孔德所谓自然规律不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内部规律性、必然性、本质,而是指现象间的外部联系,也就是合乎常规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他认为科学只能叙述事实,而不能说明事实;科学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实证哲学

既然孔德批判了形而上学,那么科学哲学应当如何建立?事实上,孔德的实证哲学基本是奠基于其对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的理论上。他说:无论是个人的或社会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通常称之为神学的阶段、形而上学的阶段和实证主义的阶段。孔德认为实证哲学以自然科学的产生和进步为前提,而且自然科学的产生和进步又是人类思想历史发展的结果,为了说明实证哲学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就需要探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

孔德继承了圣西门和孔多塞的社会进化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和生物进化的结果,只是比它更复杂、更为特殊的进化体,所以进化论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孔德认为虽然社会发生进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但是,人的理智才是社会发展的支配力量,研究人类的发展史要以人的精神发展史为基础。换言之,在孔德看来,既然人类精神的进化支配着人类社会总体的进化,那么人类精神进化的规律就成为人类社会总体进化的规律。那么以什么为衡量进步的标准呢?孔德实际上是以他对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拒斥及对提倡发现现象之间的规律为根据的。

神学阶段是人类思辨的第一次必然的飞跃,从各方面看它都是人类智力或思想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尽管它纯然是临时性的和预备的阶段。在这一连最简单的科学问题还不能解决的时代,人类智慧便贪婪地、近乎偏执地去探求万物的本原,探索各种现象的终极原因,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基本方式,一句话,就是探求绝对的知识。神学阶段像人的童年时代一样,在缺少经验的条件下凭自由幻想来虚构客观世界的内在本性,把神或上帝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和最终动力,因而是人类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孔德认为,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是宗教神学占统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各方面都有神学特点,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哲学表现为经院哲学,政治表现为君权神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b5464f76a20029bd642d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