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记录表

2023-03-28 18: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课议课记录表》,欢迎阅读!
记录表

观课记录表



初一 授课时间

326

教学内容

东南亚(第一课时)

科目 地理

执教教师

梁奉续 观课教师 李开华

一、新课导入:

由近几年非常热门的旅游航线:“新马泰”航线,通过先睹为快观看旅游图片导入东南亚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1、在世界地图中学生明确东南亚的位置。

教学过程

2、指导读图7-1,找出东南亚的两个部分。

内容简要记

3、【自主学习】: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4、认识东南亚的交通位置——东方十字路口

找到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以及通过活动和视频进一步的认识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5、读图归纳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6、通过找河流——找主要的城市分布——分析原因。完成中南半岛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问题设计简单醒目,层层递进。 三、课堂练习 四、归纳总结

教学活动中的亮点、问题与思考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新马泰”旅游景点欣赏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辨认图片的景点

问题:“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如何处理好与东

学生讨论后回答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

南亚的关系?” 通过陈毅的诗引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分析城市沿河流分布的利弊。

我对这节课的主要观点:

1、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训练。老师加强了“知识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一开始就通过新马泰旅游线路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整个教学过程中,梁老师都特别重视识图、读图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也是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分析问题,老师也将理学法有机渗透到地图教学中,一堂课中地图展示达到16次之多。

2、教学模式走向交往与对话,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无论是【小组讨论】:东南亚各地理要素之间都存在哪些联系?还是在【小组合作】1、有人说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你觉得呢?2、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如何处理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在整个展示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老师始终以欣赏鼓励的眼光期待学生的回答。学生在问题的表达上自信大方,整个课堂气氛积极有序。

3、发展学生理性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讨论“马来群岛的居民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生活在火山附近的原因?”时候,学生分析了火山灰对农业的影响,老师继续追问,“中南半岛的人口稠密区和城市如何分布的呢”?学生回答在河流的下流往往会出现冲击平原,进而影响农业和人口的分布。老师继续追问城市沿河分布的利弊。学生能从水患、水污染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让学生从诗中体会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

依的邻邦关系。

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bf87bfdd36a32d737581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