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2022-06-09 04: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欢迎阅读!
栽培技术,玉米,要点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

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12

1.1选地与选种

肥沃的土地能够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所以需优先选择肥沃、平坦且渗透力强的土地种植玉米。优选籽粒饱满的种子,清理已经枯萎及破碎的种子,提高种子发芽率。 1.2气象因素

在对玉米进行播种、施肥及施药的过程中,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在天气晴朗时对玉米播种施肥,可提升玉米发芽率,确保玉米获得充足的养分,避免受到病虫害侵扰。在旱涝天气,需做好灌溉排水工作,保证土地含水量。 1.3施肥

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是保证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在玉米生长和抽穗阶段,需进行追肥和灌溉,延长叶片功能时间,加强光合作用,进一步提升玉米籽粒质量及产量。 在整地时,首先需确保地块干净,清理土壤内的垃圾及杂草等异物。其次,控制整地深度,轻耙深度保持在810 cm,重耙深度保持在1215 cm,保证土层松软、肥力充足。再次要保证土壤上虚下实,这样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为保墒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保证种子顺利发芽。最后,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需防止在同一田地里长时间种植玉米。

首先,需按照地块实际情况科学选种,若地块比较干旱,需选择有良好抗旱能力的种子;若地块厚度不佳,需选择抗倒伏且扎坑深的种子,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其次,在播种时,需选择亮度高且饱满的种子,同时使用营养液进行浸泡,提升种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最后,选择良好天气进行晒种。

一般来说,在温度1012时播种最为适宜,若播种时气温较低,则必须覆盖地膜,从而保温土壤。在播种时,需科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垄沟宽度保持在4455 cm。等开好种沟后,可向种沟里施加磷酸二銨及尿素当做种肥,同时将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防止种子被灼伤。每1个种沟内放置23粒玉米种子,同时用土壤覆盖并压实。若墒情较差,需适量浇水,保证出苗率。为了延长玉米授粉期限,可在地边留出35垄,等到47 d后再播种。 若田地水分太多,就会导致烂根,导致产量下降。若田地水分含量太少,就会使玉米籽粒变得干瘪,从而影响产量。需按照气候变化控制土壤水分,若种苗期水分含量较少,可以适量


浇水,等夏季来临时使用雨水灌溉,秋季时按照具体情况开展灌溉工作。若肥料较少,会使玉米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使产量下降;若肥料较多,会导致烧苗和烧种。

在玉米灌浆期和乳熟期,玉米植株容易发生斑病,按照斑块大小可分成小斑病和大斑病。对于此病症,可使用50%多灵菌喷洒玉米叶面,间隔数周喷洒1次,连续使用23次病情就会逐渐好转。若玉米缺锌,在苗期阶段会发生矮花叶病。用药频率要按照病情程度确定,喷施23次较为合适。螟虫和蚜虫是玉米主要虫害,在父本雄穗、母本顶叶阶段蚜虫发生概率较高,可选择40%氧化乐果喷洒在玉米叶片上。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苏红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c0315702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