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新疆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2023-01-08 19: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晓霞:新疆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认同的调查与分析》,欢迎阅读!
晓霞,通婚,新疆,子女,认同

李晓霞:新疆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族际通婚子女对民族成份的选择多具有利益权衡倾向,家庭对子女民族认同的培养也是有意识、有选择性的。但族际通婚子女经常处于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和民族成份单一性的矛盾之中,民族成份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在多大程度认同一个民族或被同族人所认同。

关键词: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认同

李晓霞,新疆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地址:乌鲁木齐市,邮编830011

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是指民族身份的确认,"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王希恩,1995)是在民族间互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族内人的“自认”和族外人的“他认”共同确立,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民族认同与其他认同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它强调共同的继嗣和血缘。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他所出生的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它将模塑他的族群认同意识(周大鸣,200323)。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在这里,孩子学会认识他是谁,他能够和应该从社会期望什么以


及社会对他的期望。但对于父母属于不同民族的族际通婚子女,他们时常受到来自父母双方文化背景的双重角色行为期待,甚至其中可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念,而他们往往只能承继父母一方的民族属性。在现在这个重视民族分界的社会,他们是谁?他们属于哪个族体?族际通婚子女经常处于文化认同的多元性和民族成份单一性的矛盾之中,而且,民族成份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在多大程度认同一个民族或被同族人所认同。这种认同的建立与变化甚至有时并不取决于其个人的期望与行为。一、民族成份的选择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官方认定居民所属民族群体的规定,对于族际婚姻后代的民族属性,有的按照传统直接认定,也有的根据其文化的倾向或其它原因自由选择,但常常有年龄限制。如根据古老的犹太法律,孩子的民族属性随母亲。在前苏联,孩子的民族成份16岁前随母亲,16岁可任选父亲或母亲一方的民族成份(托马斯,1985) 由于混血儿在民族属性上具有选择权,自然会出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选择,通常会选择最熟悉民族的属性、语言和文化(Ю?В?布朗利,1990)。根据我国的政策,个人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并只能依据父亲或母亲的民族成份确定。按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得再更改。若要变更民族成份,必须提出申请并得到有关部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ce9ff03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