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2022-04-01 20:10: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浪淘沙令》,欢迎阅读!
浪淘沙

《浪淘沙令》说课稿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浪淘沙令》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之《唐诗宋词选读》中南唐五代词李煜的代表作,他的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诗坛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词描写了词人“身是客”的悲凉心境,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词通过虚实相济、融情入景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学习本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来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根据本文感情细腻,情景相融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浪淘沙》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2)通过对比、探讨李煜前后期词的不同点及其在中国词坛的承前启后重要地位。(3)能拟写5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在,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 二、教学方法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生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但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诗词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已经基本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背景,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集体背诵《虞美人》,探讨《虞美人》中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作者与背景

学生回答自己所了解的李煜,教师补充。教师介绍本文写作的背景:本词属于词人后期的作品,词人的作品以亡国为分水岭,前期作品以宫廷生活和男女爱情为题材,后期作品主要是抒发词人的亡国之愁以及对往事的追述之情。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和感情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五更梦回,寒雨潺潺,其境之黯淡凄凉可知。“梦里”两句,忆梦中往事,尤觉哀痛。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所以“独自莫凭阑”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后之情况。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故“流水”两句,即承上申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品赏:学生选取自己最喜爱的语句从意象、情景和色彩等角度入手进行欣赏,明确情景交融之妙。(重点讨论“寒”字的“词眼”作用)

“阑珊”——将尽,哀落。 “凭阑”——凭栏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浪淘沙令》中,就词的因果关系来看,为什么而“寒”?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以什么意象来写“寒”?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

“雨”意象拓展——以雨烘托悲凉的心境,还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是用“雨”来烘托女主人公悲凉的心境。

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 雨潺潺、春阑珊——惆怅、凄冷

无限江山:怀故国――对往日荒淫误国的追悔


落花——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

“梦里不知身是,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 ◆背诵练习背诵

◆课堂教师总结:对比、虚实:梦境与现实。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五、板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7bd2e7524de518964b7d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