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逻辑浅析

2023-02-13 05: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闻学的逻辑浅析》,欢迎阅读!
新闻学,浅析,逻辑

新闻学的逻辑浅析





一、信息的含义

在我国,“信息”一词由来已久,这在我国从古自今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例如,南唐诗人李中曾的《暮春怀古人》中所描写佳句的“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这是目前“信息”一词在汉语里最早的文字记载。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信息”并非我国古代文化中所谓的“信息”,而是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的舶来品。1928,哈特莱(Hartley)最早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了“现代信息”的概念,他最先提出了消息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并假设可以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论等信息科学进入中国,“信息”一词才有了新的意义,从古语变成了新的专有名词,并开始运用在电子学、工程学中。 二、信息在中国新闻学界的影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文革”时期,新闻基本上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才开始逐渐恢复,也渐渐的开始破除新闻界“新闻无学”的坚冰,开始了由“新闻无学”到“新闻有学”的艰难转型。新闻学者亟待为这个几乎没有了独立性的学科找到其合法、合理的依据。重新被启用的概念解决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一是新闻的本质;二是新闻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而可以建立起一个有逻辑层次的新闻学定义体系;三是新闻学学科建构是否合法。信息概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所发挥的作用:

(一)明确“新闻的本质是信息”。过去的说法是,“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也能解决问题。也就是事实第一,新闻第二,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相对于“事实”,“信息”明显要更科学、恰当,这个专业科学术语升华了了“新闻”的本质。所以,不如

1 / 3


对它进行分工: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信息则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二)新闻是科学,它有自身质的规定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信息概念推翻了“新闻工具论”,它利用信息逻辑起点组建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将新闻和宣传划分开,这是新闻本位的回归,它使得新闻的本原效用得以显现,也是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和对新闻学是科学的一种认可。

(三)90年代,“信息”这一词语引发了对新闻商品性的讨论。这也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到,新闻不仅使一种精神产品,新闻的生成、传播及接收反馈过程还具有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随着新闻商品性讨论的深入,人们开始对新闻媒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果媒介将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努力为整个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了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

三、辩证看待信息与新闻学

(一)“信息”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信息与事实虽然指代的是同一对象,但毕竟是两个概念,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从本体论出发,属于物质的,是独立于人的认识之外的,即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它,它都依然存在;而信息则是从认识论出,是为了去除人们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新闻学的语言中,信息是离不开事实的。作为新闻的事实与组成新闻的信息是不同的,事实是新闻的载体,而信息是组成新闻的特定事实的某些要素,信息隐藏在事实里,事实是要通过信息来传递的,有隐含重要信息的事实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成为新闻。

(二)批判性地评估信息概念我国的新闻学研究中,曾经出现过计算新闻信息量的公式,通过该公式能够计算出一张报纸究竟含有多大的信息量。该公式运用香农的信息计量方法对新闻信息进行统计,是将新闻学中的信息参照了信息论中指向技术的信息,恐怕值得商榷。这是由于信息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信息量的度量,但却并不关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8d52dc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