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选读课论文

2022-12-09 18: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选读课论文》,欢迎阅读!
百首,选读,唐诗,论文



唐诗的发展及对后人的影响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清人彭定求等所编《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诗人的48900多首诗歌。唐诗的作家上有帝王将相、下有渔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诗坛上不仅涌现了初唐四杰、陈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璀灿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光照千秋的诗坛巨星。唐诗在诗体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为主,四言、杂言的古体诗、乐府诗乃至律诗、绝句无不具备,许多诗人对近体诗体制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风格上呈出雄浑、冲淡、纤禾农、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多姿多态之景象,唐诗意象的选择、摄取极为广泛,举凡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有唐一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唐诗以其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开拓,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唐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明人高木秉的《唐诗品汇》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是大体符合唐诗发展历程的。从唐王朝建立到睿宗延和元年618712是初唐时期,这一段也可称作唐诗的徘徊时期。期诗歌大抵沿袭了齐梁余风,题材狭窄,格调纤弱。到唐初四杰出,诗风始有所振起。稍后陈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昂力倡汉魏风骨,诗风为之一变;从玄宗开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713一765为盛唐时代。本期名家比肩接踵,诗歌创作如日中天,形成了令后人追慕不已的盛唐气象李白是唐帝国国势鼎盛时期的歌手,杜甫是唐帝国大厦倾覆之际的忧患之士;李白诗歌是青春的颂歌,杜甫诗歌是乱世之悲歌;李白诗歌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田园山水诗派、边塞诗派和其他诗人一道将盛唐诗坛装扮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代宗大历元年到穆宗长庆四年766824为中唐时期,大历年间,诗歌创作跌入低谷,历十才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缺乏雄浑之气。中唐后期诗坛再度辉煌,元白等人掀起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刻意求新,柳宗元、刘禹赐、李贺等优秀诗人无不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从敬宗即位到唐末825907为晚唐时代,大唐帝国日薄西山,诗歌创作亦如同返景入林之残照。李商隐杜牧为唐诗抹上了最后一层金光。

唐诗之所以如此高度繁荣,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有唐一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思想的自由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宽松环境,与统治者的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好提倡、科举诗赋取士、与中下层士人活跃等因素密不可分。另外,从诗史的内在流变历程看,《诗经》《楚辞》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诗歌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诗对近现代的启蒙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就拿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位最

优秀的作家鲁迅和郭沫若来说,他们在童年时期都读过《唐诗三百首》,并对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鲁迅童年时就学的三味书屋安排的功课是,一开始读《百家姓》再读《神

童诗》然后是《四书》《五经》年纪较大的学生,正课读好了之后还要读《唐诗三百首》。鲁迅大约是12岁到三味书屋读书的,属于年纪较大的学生,《唐诗三百首》自在阅读之列。在鲁迅的杂文、书信和诗歌里,经常可以看到他论列、






引用唐诗的情况,这与他自小读过《唐诗三百首》有一定关系。但鲁迅对它也不是全盘肯定,认为有的篇目选得并不恰当。在《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中,他详引了唐玄宗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后说:这是《唐诗三百首》里的第一首,是文学概论诗歌门里的所谓,但和我们不相干。唐玄宗的这首五言律诗,列为《唐诗三百首》卷五里的第一首,其主旨是慨叹孔子一生恓恓。不定的凄凉际遇,内容固然很是平常,写法上以议论为主,也缺乏唐诗的风采、神韵,所以鲁迅对它颇有微词。

郭沫若6岁入家塾读书,便开始接触《唐诗三百首》。他在《我的童年》

里写道:我们家塾的规矩,白日是读经,晚来是读诗……我们读的是《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关于读诗上有点奇怪的现象,比较易懂的《千家诗》给予我的铭感很浅,反而是比较高古的唐诗很给了我莫大的兴会。可见是《唐诗三百首》培养了他对唐诗的极大兴趣。在郭沫若的旧体诗词里,《唐诗三百首》的影响在在可见。如郭诗两三渔火疑星落《夜泊嘉州》,本于唐诗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金陵渡》一声何满子,泪落不成吟《和王大九日登城之作原韵》,本于唐诗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河满子》千树万树迎风开《春桃》本于唐诗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言遗嘱沉沧海,一片降旗赴寇军《纪念孙中山先生四首》,本于唐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荔城无处不荔枝《途次莆田》,本于唐诗春城无处不飞花(韩《寒食》一夜山中雨,平添万丈泉《游黄山》本于唐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以上所述及的各首唐诗,俱见于《唐诗三百首》。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郭沫若对于《唐诗三百首》是烂熟于心的,它是郭沫若肥腴丰厚的艺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与《唐诗三百首》也有不解之缘。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就爱读

唐诗。《唐诗三百首》是他在孩童时经常诵读的一部书。据贺子珍回忆,在井岗山斗争时期,毛泽东还能够把《唐诗三百首》背下来。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发现了不同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共有5种。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对《唐诗三百首》的喜爱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唐诗三百首》是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唐

诗选本。分析其优长,最主要的是它选入了许多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人类所普遍具有的超越时空限制的情感体验的佳作。像表现友情、爱情、亲情、乡情的诗歌就占了很大比例。如一些倾诉真挚友情的名篇如杜甫《梦李白》(二首)李白《赠孟浩然》,白居易《问刘十九》,都被集纳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杰作如王维《相思》、李白《长干行》,白居易《长恨歌》,李商隐《夜雨寄北》及一些无题诗均被选入。表现亲情的如王维《九月九日怀山东兄弟》、孟郊《游子吟》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乡情的如贺知章《回乡偶书》、李白《静夜思》(一作《夜思》、岑参《逢入京使》等也悉数收录。其次,一些展现自然美、表现人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有同情心等美好情感的诗歌像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李益等人的边塞诗,李白、王昌龄、张祜等人的宫怨诗都有所采择。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上诗歌所抒写的情感,都是人类所共有的,时常会被激发的情感,有着现实的普遍性和历史的承继性,易于触引古今读者的心弦共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8f97224b35eefdc8d333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