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耐药问题

2022-08-08 18:1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红: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耐药问题》,欢迎阅读!
耐药,抗病毒,乙肝,治疗,问题

唐红: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耐药问题

作者:暂无

来源:《肝博士》 2018年第6



记者:唐教授,您好!目前的核苷类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已有5种,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耐药的情况,您是怎么看待抗病毒药物治疗出现耐药问题的?

唐红: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主要策略,目前可供我们选择的抗病毒药物有2类:一类是干扰素,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除病毒,多数是在抑制病毒的复制。

而随着核苷类口服抗病毒药物的长期应用,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些耐药相关的问题,这是影响疗效的一个很重要因素。5种核苷类药物的耐药发生率是不一样的,比如较早用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以及替比夫定都是耐药等级比较低的药物,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发生耐药的频率就比较高,现在的指南也不把它们作为一线药物的推荐。

就目前来讲,慢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中耐药是可能发生的,但是现在耐药的发生没有以前那么多了,这是因为有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对初治的患者能够将耐药发生的风险降至很低。并且有了替诺福韦,一些经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治疗耐药,甚至是恩替卡韦耐药,也可以处理了。所以说,虽然乙肝抗病毒治疗耐药是一个问题,但却不像以前那样是个大问题,只要我们把管理做好,耐药的发生率会非常低,对患者的影响也会更小。

记者:患者出现耐药后有哪些危害,身体相关生化学指标会出现哪些变化?

唐红:如果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那所用的药物对病毒就没有抑制作用了。最先的表现是病毒学反跳,即病毒学的突破,也就是原来在治疗过程中检测不到病毒DNA,在用药过程中却能检测到了:甚至到后来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生化学的突破,出现肝功能异常。这时如果再不处理,有的可能会发展成重症肝炎,所以说病毒性的耐药、临床的耐药都是可能发生的。特别是临床耐药出现后,转氨酶又升高,肝功出现异常,相当于治疗前功尽弃了。

记者:怎么做才能减少耐药的发生?

唐红:耐药的管理,是慢乙肝长期治疗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问题,应该分三个层面来管理。

首先,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适应症评估,一定要有治疗适应症才能开始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肝功能一直正常,组织学也没有明显的炎症,那患者就处于所谓的“免疫耐受期”;这种情况下,即使患者病毒载量很高,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是不好的。对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目前指南的建议是暂时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如果达到抗病毒的指征就需要开始抗病毒治疗。所以治疗前掌握好适应症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要进行监测和随访。在启动治疗前,首先要给患者讲清楚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的随访和监测。如果患者的依从性不好,对疗效会有影响,疗效不好反而引起耐药。监测的内容包括HBV DNA、肝功能指标,如果是肝硬化的患者,还应该监测一些肿瘤发生的指标,包括甲胎蛋白、B超等。监测的目的是看患者有没有出现应答不佳,或是出现病毒学突破耐药的情况。

如果患者用的是耐药率比较高的药物,比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就一定要在24周进行观察,应答不佳者要实施加药或者换药的优化治疗策略。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病毒


学突破情况,病毒量比较高的患者,还需监测是哪个位点发生了变异导致耐药。如果能监测到突变发生的位点,就能够更好的指导用药以进行挽救治疗。

依据新版乙肝防治指南:如果用的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这一类药物,出现耐药时一般主张换替诺福韦或加阿德福韦,目前更多的主张换替诺福韦进行治疗;如果是阿德福韦出现耐药,可考虑加恩替卡韦进行治疗,也可以换替诺福韦;如果是多耐药,主张恩替卡韦加上替诺福韦进行治疗。所以耐药发生时都是会根据患者病毒的载量、肝功的情况以及耐药的位点来进行优化治疗的。

目前,使用强效低耐药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患者范围越来越广泛,耐药危害程度较以前是有所好转。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关注抗病毒治疗耐药相关的问题。初始选药和定期监测和随访都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够有效预防耐药发生,即便耐药发生后也能及时正确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c4d5ed98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