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寒潮多发时间

2023-02-03 07: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寒潮多发时间》,欢迎阅读!
寒潮,多发,中国,时间

中国寒潮多发时间

中国寒潮多发时间最新

寒潮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寒潮多发时间最新,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中国寒潮多发时间寒潮多发生在11月到次年3月份这个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末春初。寒潮是中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过来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C以下时,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寒潮并不是只会发生在冬季,就往年的数据来看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一般出现在几月寒潮的发生时间一般为11月末、1月初。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各地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寒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各区域对于寒潮天气的定义标准也有差异。我国寒潮年鉴规定,北方至少有32站、南方至少13站达到寒潮标准,或者全国共有超过40站达到寒潮标准,同时过程总降温7℃,负距平的绝对值3℃的总站数超过90站,即全国性寒潮。

寒潮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它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因为该地区靠近寒潮源,并且受到寒潮的强烈影响。寒潮是强冷空气的快速入侵,会引起大规模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随着强烈的风,雨,雪和冰冻而造成灾难。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爆发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冬天,很长时间没有阳光,到处都是冰雪覆盖。留在这些区域的空气团似乎躺在一个大型天然冰窖中,变得越来越冷和干燥。当这种冷空气积聚到一定程度,并且气压升高到远高于南方时,就像洪水堆积在高山上一样。只要有机会,它就会泛滥并倾泻到南部较低的气压中,形成寒潮。寒潮的形成通常主要是由北极,西伯利亚,俄罗斯和蒙古向南喷发的冷高压引起的。 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极地区。 冬天,很长时间没有阳光,到处都是冰雪覆盖。 留在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正在变得越来越干燥。 当这种冷空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空气压力增加到比南方高得多时,就像洪水堆积在高山上。 只要有机会,它就会泛滥并倾入南部,那里的压力较低,形成寒潮。

寒潮的表现受到寒潮侵袭的地方,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风速增大,气压突然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可能下雨、下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寒潮南下,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及北方地区常有大风沙天气。在淮河以北地区一般表现为少雨,偶尔有降雪。过淮河后,降水机会增多。在我国冬季,寒潮一般是每隔38天出现一次,但比较强大的寒潮,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大致出现在10月底至翌年1月下旬,个别年份在2月下旬也有寒潮发生。当寒潮向南方大规模流动时,暖空气也随之“节节败退”,因此所经过的地区,首先要受到暖空气的影响,温度显著升高。如果所经过的地区原来就已经在暖气团控制下,那么在寒潮前面暖空气不断输送之下,也会出现温度猛烈升高的天气。因而经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两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df3902d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