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023-03-31 03: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欢迎阅读!
心理学,幼儿,实际,理论,注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作者:戴桂华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7

要: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的现象,对此提出,要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实习活动、学生的复习工作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学;幼儿心理学;理论联系实际

长期以来,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学用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知识时,觉得概念多,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不能很好地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乏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经验,在讲授幼儿心理学知识时,不能将其原理、规律与幼儿教育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实际教学中,为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应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一、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把知识讲活

虽然教师没有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可以把幼儿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日常教学的实践中。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教材知识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方法单一,无变化。从心理学的理论上来分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而实践证明,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有意注意去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和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心理学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教师应在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基础上,结合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依靠有意注意来维持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组织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设情境

如,学生对感知觉能意会,但言传(记概念)较难。为此,上课前可在教室里洒点香水,学生闻到香味就非常好奇,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教师抓住时机,接连提问:大家刚进教室时觉得怎样?”“很香。(说明感觉的个别属性)是什么的香味?”“香水。(说明知觉的整体性)你们怎么知道有香味?”“用鼻子闻到的。(说明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抽象的概念,也记住了概念的要点,当向他们提出记忆概念的要求时,便能马上记住,即使以后忘了,只要想起当时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快记起来。 2.巧妙设疑

提问设疑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这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就显得平淡无奇,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变换一种问法:数学教学中,我们是先出示实物卡片还是数字卡片,为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么?”“为什么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经过近十年的教育,还不会用语言与人交流,而刘连仁在日本过了几十年的野人生活,重新回到人类社会后,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用语言与人交流了。这些问题显得具体、生动,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造悬念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预习要求只当耳边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制造一些悬念。例如,在学习注意的品质时,给学生出了道思考题:某教师为了引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准备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教具,教师讲述的语言生动、形象,表情丰富并有感染力,教学环节紧扣,条理清晰,幼儿边听边看边说,兴致很高,可教学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学生为了寻求答案,不仅互相议论,还翻阅书本,待到上课时,学习目的明确了,听课很认真,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信度,也易于掌握和理解。例如,在讲授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前,先出现一组无意义的汉字让学生记:义记靠为识意基记依而有械义识帮记机效因识要础作也机意来要识助好记果力义械意费识小记,学生大部分只能记住头尾几个字,随后出现一句话:意义识记要有机械识记作基础,而机械识记也要靠意义识记来帮助,因为意义识记的效果好,费力小。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都能记住,并且也从这句话中悟出了实验的目的。 5.事例归纳

先用许多具体事例,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所要说明的原理。在学习心理的实质时,就可以采用此法,例如,先举出几个事例:情人眼里出西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木工、农民、植物学家,诗人对同一棵大树会发出不同感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得出心理反应具有能动性的结论。

二、在学生的实习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做到学以致用

一方面学生在实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常会不自觉地把以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采用如下方式:(1)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谈谈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例如,用红笔批改作业是运用了知觉选择性的规律,教师的示范动作要与幼儿同向是因为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的,教学中采用出示教具、猜谜语、编故事等形式是为了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让学生自觉运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①组织学生用理论知识评析教学案例,例如,在听完认识香蕉的常识教学活动后,大家认为,根据幼儿感知觉的特点,采用看、摸、闻、尝的方式是对的,但又提出,让幼儿尝的香蕉应是原汁原味的,而不应是加工制作的香蕉片。②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例如,教师对调皮、捣乱、不守纪律的幼儿感到很头疼,对听话、安静的幼儿很喜欢,这其实是教育中的一个误区,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不能一概误以为是他调皮、不听话而给予种种限制甚至惩罚,有的幼儿很明显就是性格上的缺陷,像胆小、自私等。教师还要赞扬这些孩子听话,守纪律,不断给予强化,这种错误的教育导向和方法,必然导致幼儿性格的畸形发展,扼杀幼儿天真活泼的情趣和善于创造的嫩芽,幼儿个性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情况必须在教育中加以注意和纠正。又如,教师对幼儿爱告状现象不胜其烦。通过学习,明白了爱告状是幼儿道德感的体现,不应置之不理,为防止幼儿过于频繁地告状,教师应培养幼儿自己的事自己解决的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道德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心理学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实习水平,为今后具体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三、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学生的复习工作

复习是学生在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以理解以前所没理解的内容,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会起到奠基作用,但复习并不是对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和合乎记忆规律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和对记忆规律的认识,认为复习一定要及时,不能超过两天,要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复习要有计划,不能临时抱佛脚;每次复习的内容最好文理相间;复习要结合各种形式的习题,效果最好;要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就是这样做的,通过理论学习,使他们对自己的做法有了理论高度上的认识,并注意改进学习方法,以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认识到幼儿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具有理论意义的科学而且还是有应用价值的、有趣的科学。如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浦职业技术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e3d70e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