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随笔欣赏:关于融入的一些看法

2022-12-05 12:3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生感悟随笔欣赏:关于融入的一些看法》,欢迎阅读!
人生感悟,融入,随笔,看法,一些

人生感悟随笔欣赏:关于融入的一些看法

编者按:在生活和职场中,我们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团体或圈子,要怎样融入其中,选择在于自己。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局者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意味着旁观者就知道该做什么,也可以是当局者对自己的看法与旁观者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我是一个坚持的人」与「你是一个固执的人」,就是当局者和旁观者的区别。如果我们要尝试或者被迫要融入一个团体或一个圈子,就应该站在旁观者角度思考。今天就说说我对职场上的融入和生活上的融入的一些看法。

职场上的融入

在我刚入职现在的公司工作时,我被分到了一个新分公司的营运管理职能部门从事质量管控的工作。作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新人,作为一个受过「过来人」教导学做事先学会做人的职场菜鸟,主观上我选择了默默做事做好本分工作,而客观上我与我的直接上级几乎没有交流。我被分配去哪个组别的,是我的直接上级安排的。当时带我的是一位专员,她成为了我的师傅,她教了我很多也对我很好,我觉得我运气实在太好,在这就不展开了。或许是因为主观的选择,又或者是因为客观的因素,以至于我的直接上级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碰面时说「这人怎么都没见过的」。这种说辞后来还出现了好几次。

这句话可以解读成好几种意思:(1)这个人跟我们不是一个圈子的 (2)这个人没有存在感可有可无 (3)这个人不会做人 (4)有事我不会先考虑这个人。应该还有更多种意思可以解读,这也就我个人的狭隘的看法而已,然而这整体上说明了我根本不曾融入这个团队中去,只不过是跟某几位同事或者师傅相熟而已。显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这样的处境对我的职业发展并没有任何的好处,恰逢遇上别的部门挖我,经询问师傅意见当机立断马上走人。

后来我自己想了一下,之前虽然有客观因素,但如果我继续保持原有的做事方式和风格,也许也会落得跟原来一样的下场。我决定表现抛弃原来的保守,有机会便尽可能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本来这


也是我擅长的,也是我最真实的一面。我何必这么辛苦去营造一个虚假的自己,万一以后他人习惯了,而自己却又发现坚持不下去,最后的结果只会是「惊讶的是他人,难过的是自己」。最后的效果还不错,新的老板愿意听,同事之间也经常沟通想法,融入已经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

尽管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工作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团队协作的要求和频率反而越来越高。在我们落后的思想里面,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是不应该被批评责怪的,也没什么好批评责怪的。但现代的工作模式已经不仅限于仅仅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他人尤其是老板的眼中,默不作声几乎等于毫无贡献,甚至有沟通障碍,这又谈何融入?不排除独自能做出很大的成绩的可能性,但能有这样的时间给你,有这样的机会给你吗?

为什么外企招聘总是经常把团队精神作为面试的考核项目之一,就是因为想要通过共同协作发挥最大的能力,以最高的效率,最高质量地完成工作。默不作声单打独斗,已是过去时。无论对错,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主动表达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你在发出「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为同一个事情努力,这是我思考的结果」的信号,那融入就不会再也不应再成为烦恼了。说句难听的,表达都不愿意,怎么还能指望你做呢?

生活上的融入

在我的记忆里,我大学的四年宿舍生活几乎找不到什么踪迹,因为我从来只把宿舍当做休息的地方,却不曾有更多的感情与想法。尽管与舍友们在共同屋檐下共度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因为我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和个性鲜明的为人处世风格,也不至于与舍友们有着「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感情。没有共同的目标和同甘共苦的经历,就不能自欺欺人地谈论与他们之间「汪伦送我」情。因为没有,所以无从谈起。而要说起我与我的队友和社团之间的共同回忆,三天三夜也不够,四年大学所能留给我的也就它了。

我把我的亲身经历分享出来,是想说明两点:(1)不是所有圈子或群体我都需要融入,即便是同一屋檐下 (2)只有那么几个甚至一个团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e616507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