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022-11-03 00: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古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吗?哪位同学能背一两首呢?谁能背一

背李白的诗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望庐山瀑布》(二)学习《望庐山瀑布》1.解题,介绍作者。1 “望 ”是什么意思?明确:远看。 “庐山 ”是个山名,在北部,临长江,靠近,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谁去过庐山,或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请一位同学说说他所见过的庐山的景色。2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明确:李白。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就是他游庐山时,看到庐山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而写下的。2.朗读诗歌。读前设问:诗人笔下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先看到了什么?后看到什么?重点看什么?明确:诗人笔下的庐山,山峰耸立,紫烟缭绕,瀑布飞悬,景色壮丽。从诗中看,作者选看到香炉峰,后看到飞流的瀑布,诗中重点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象。3.学生轻读古诗,借助字典自学此诗,初步体

会每句诗的意思。4.学生分组讨论字词的意思,教师巡视。5.理解诗意,想像画面,体会感情。1 “日照香炉生紫烟 ”① “香炉 ”,指庐山的



香炉峰。 “烟 ”,指的不是炊烟,也不是哪儿冒出的烟,而是指云雾。山峰高耸入云,峰上云雾缭绕,下面水气升腾,整座山峰笼罩在烟雾之中。阳光一照,烟雾便呈现出绛紫的色彩,飘飘悠悠,萦绕山际。多美啊! ②在理解基础上指导朗读。③读后讨论: “生紫烟 ”的 “生 ”字若换成 “升 ”好不好,为什么?明确: “升 ”仅仅是向上升起的意思, “生 除了这层意思之外,还有 “产生 ”的意思。它活生生地写出了香炉峰上烟

雾慢慢向上升腾,犹如仙幻一般的景象。所以 “生 ”这个字作者用得非常好。④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诗中描绘的美景说一说。明确: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弥漫着紫色的云雾。2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解释字义,理解句意。 “遥看 ”:远远看去,这个词与题目哪个字有关系?(与题目 “望 ”字照应) “川 ”:指大河。 “挂 ”:悬挂。 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这句诗挂字用得好,因为瀑布在不停地流动着,从动态上看,就像一条巨大的河流,但平时河流都是流淌的,而这一瀑布却由上而下地高悬,所以诗人用 “挂 ”这个字写出瀑布外形的壮观。同时通 “挂 ”这个字使人体会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而且山势陡峭,仅仅通过一个字就写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②指导朗读。3 “飞流直下三千尺 ”。

①解释字意,理解诗意。 “飞流 ”:是形容瀑布飞快地流下来,像飞一样。 “直下 ”:直下来。 “三千 ”:不是一个确数,形容瀑布很长。 站在




山下向上望去,瀑布从陡峭的山上笔直地飞快地流下来,足足有三千多尺长。②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明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三千 ”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只是夸张地说出瀑布很长,气势很大。③指导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e91e610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