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满江红端午》译文(原创)

2023-03-04 07: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克庄《满江红端午》译文(原创)》,欢迎阅读!
满江红,译文,端午,原创,刘克

满江红·端午

刘克庄

梅雨初收,浑不辨、东坡南荡。清旦里、鼓铙动地,车轮空巷。画舫稍渐京辇俗,红旗会踏吴儿浪。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有累臣泽畔,感时惆怅。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但浩然一笑独醒人,空悲壮。

【译文】梅雨刚刚停息,大地一片汪洋,完全辨不清东陂南荡。清晨时分,锣鼓铙钹,惊天动地,万人空巷,乘车坐辇,直奔江畔。江面上,龙舟图案已经有了一点京都的风格,五色彩旗随着弄潮男儿劈波斩浪。万千民众与葬鱼娘子斩蛟老君一道,尽情观赏端午的盛况。

大麻和小麦,都已成熟,香蕉与荔枝,应该献祭到屈夫子的灵前。只有屈原一人行吟泽畔,感伤时局,惆怅不已。纵使饮下菖蒲酒,怎奈白发已有千丈长。只能故作豪迈朗声长笑,做个独醒之人,空自悲痛壮烈。(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孙学军 译)

【作者】刘克庄(118793-12693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 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刘克庄的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今人程章灿有《刘克庄年谱》、侯体健有《刘克庄的文学世界》。

【注释】

浑:全,完全。 清旦:清晨。 京辇:国都。 葬鱼娘子

【出典】 《会稽典录》:“女子曹娥者,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沂涛迎波,沉溺死,不得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据《太平御览》卷三一引)

【释义】 东汉时,孝女曹娥的父亲端午节因迎神溺水而死,曹娥也投江自尽。后因有人称曹娥为“葬鱼娘子”,用为咏端午之典。

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刘克庄《满江红·端午》2617)这里因咏端午节,遂用曹娥的故事点缀节日水上荡舟时的环境气氛,曹娥被当成了与凡人同乐的水神之一。

斩蛟翁:应指东晋的许逊,豫章各地多有许逊(许真君)斗蛟斩蛇、为民除害的神奇故事。

吴儿踏浪: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周密《武林旧事》) :祭献,上供。

累臣:指战国楚屈原,被逐而自沉于泪罗江。

菖蒲:草名,端午时俗饮菖蒲酒,可避瘟。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辟瘟气。

独醒人:指屈原。《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此处代指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eabca80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