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体系理论

2023-04-20 13:2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体系理论》,欢迎阅读!
理论,国际关系,体系

国际关系理论的三种体系理论

摘要:在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三种体系理论,即结构现实主义、新自 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三种理论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国际体系层次上,并都 科学证主义为认识论基础,但对国际体系、体系单位以及体系因素和国家 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同时,由于三种体系理论把体系层面的因 素作为解释国际关系中国家行为最主要的和首要的自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对国际现象的解释力。但是,三种体系理论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宏观理论的创 建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体系理论;国际体系特征;国际体系单位

在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三种体系理论: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罗伯 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温特的建构主义1这三种体系理论都强调用外 部因素来解释国家的国际行为,而这个外部因素就是国际体系因素,即体系结 构或体系进程,但是三种体系理论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国际体系的认识 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是想通过对三种体系理论的比较,在认识到他们 差异的同时,加深对体系理论的理解。

一、 研究层次和体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是体系层面的研究。华尔兹把国际关系理论分 为体系理论和还原理论,①前者强调体系特征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后者强调对 个体特性的研究,以单位特性作为解释依据4。因此,体系理论就是研究体系 特征与单位之间的互动行为。体系特征是发生作用的因素,也就是自变量,而 单位行为就是受到这种作用的影响而出现的因变量,体系特征的变化会导致单 位特征的变化。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遵循了体系理论 的这些原则,所以都是体系理论。但是,他们对国家体系特征和国家行为之间 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

二、 国际体系特征

在对三种体系理论进行比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国际体系的特征,即体系 层面的什么因素对体系单位的行为影响最大、最重要。三种体系理论对这一问 题有着根本的差别。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体系结构。

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体系结构层面来解释国家行为。他首先提 出了界定政治结构的三个标准:秩序原则、单位特征和权力分配5。由于国际 体系不同于国内体系,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相应的秩序原则就是无序 性。在论述单位特征时,华尔兹认为国家作为权力实体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 体系中,不像处于等级制中的单位,不存在明确的分工,所以体系单位是同类 的、功能相似的实体。②所以,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的三个因素中,只有权力 分配是可变的因素。因此,华尔兹把体系结构定义为诸多国家行为体之间按实 力大小形成的排列组合,排列发生变化导致结构的变化3。当然,华尔兹强调 的权力分配主要是指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而权力主要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实 力,体系结构的表现形式就是“极”,比如单级、两级和多级等结构。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是国际制度。 罗伯特?基欧汉没有否认华尔兹界定的体系结构,认为体系结构是解释国际 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强调体系结构是不够的,特别是在体系结构没有发 生变化的时候,需要其他的体系因素来解释国家行为6。因此,基欧汉把体系 结构作为常


数,把影响体系进程的另一个因素,即国际制度作为最主要的体系 特征。国际制度主要是指:国际组织、国际惯例和国际机制。

建构主义认为的体系特征也是体系结构,是一种共有知识、文化和认同的 分配。温特的建构主义也是体系理论,强调体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的互构。 温特所论述的体系结构不同于华尔兹在结构现实主义的所界定的结构,温特在 世界观上坚持观念主义,借用社会学理论,认为体系结构是国际文化、认同的 分配,而不是物质性权力的分配7~8

三、 国际体系单位

三种体系理论都把国家作为体系单位,作为国际关系体系理论的研究起点 9,①而且都认同华尔兹的国家观。虽然他们把民族国家作为基本研究单位, 为民族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但是华尔兹为了建构高度科学 化的理论,对国家这一概念进行了高度的抽象简化。首先,华尔兹对国家进行 非历史化的处理,把国家作为一个常数性实体,不像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那样 把国家历史化,不认为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次,华尔兹将与国家关系无 关的国家内部特征(attributes)排除,比如政体,经济、政治等体制,意识形 态等,也就是说,只考虑国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忽略国家 之间内部特征的差异。最后,国家作为基本的体系单位,除了在能力方面存在 差异之外,成为同类的(like units)可以类比的单位10。因此,在三种体系理 论中,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两个重要的因素都具有了高度简约性和可操作性。

四、 体系特征和体系单位的关系

在体系理论中,体系特征与体系单位的关系是指,体系特征与国家行为之 间的关系。

结构现实主义强调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华尔兹认为,体系理论的 主要成就之一就是说明体系结构怎样影响体系单位10。结构现实主义认为体 系结构与体系单位之间是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即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导致体系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体系结构特征会 影响甚至决定国家行为。国家行为具体主要是指冲突和合作。比如,华尔兹从 体系结构的特征出发,论述两极结构与多极结构相比,更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 平与稳定。同时,华尔兹将体系结构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进行类比,认为体 系结构是自在的、独立的自变量,一旦形成就不受国家影响,像一只无形的手 影响国家的行为。因此,通过分析体系结构的特征就可以对国家行为进行预 测,也就是所谓的“结构选择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 影响。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对博弈论进行改进,认为尽管存在合作的机 会,但是影响本应该实现的合作最终却没有实现的原因在于国家交往过程中的 欺骗行为。欺骗行为分为故意欺骗行为和由于“政治质量”不确定导致的不得已 的欺骗行为。基欧汉认为,一方面,通过国际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规范性和 关联性对故意欺骗行为进行惩罚,提高故意欺骗国家的国际交往成本;另一方 面,通过国际制度向参与国家提供高质量的、可靠地信息,以及通过国家制度 具有的明确的原则、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家之 间的合作。总之,经过国际实践,理性自私的国家会根据国际制度的要求调整 自己的行为,放弃眼前短期的利益,选择合作和遵守国际制度,追求长远利 益,也就是所谓的“制度选择”。

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与施动单位之间的互构。首先,建构主义的体系结 构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eba819a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