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学案

2022-04-17 05:0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学案》,欢迎阅读!
孙悟空,孩儿,大战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2、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写作背景。 3、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

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意义。 【学习难点】

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习时间】1课时 【学法导航】

1、依托文本理清情节线索;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 【学习过程】 一、作品及作者 1《西游记》的作者是__,字,号,___代人。先世江苏涟水,后徙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自幼敏慧好学,聪明过人,博览群书,年轻时即以文名著于乡里。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归居故里,放浪诗酒,贫病以终。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吴承恩一生诗、文、词创作甚多,死后大部亡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 2、题材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为防止经文被盗,玄奘在唐王的帮助下修筑了大雁塔,保存经文。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直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 3、简介作品 《西游记》,长篇小说,是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1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8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


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种文字流行于世。 4《西游记》这部小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请你列举六个你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解读文本 1、注音:

扢腾腾()恐吓()奢侈()()劫掳()()盘诘()伫立()尸骸()皈依()剿除()石碣()破绽()鬼魅妖邪()战战兢兢()回嗔作喜()哏() 2、请把小说缩写为300字的故事梗概

3、分析课文中,唐僧最终被劫走,红孩儿的阴谋之所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4、从本文的选段中,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5、孙悟空、猪八戒等被认为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既有人的思想性格,又有动物的外形和属性,还有神怪的神通。结合课文谈谈孙悟空的“人性”“候性”“神性”在情节中的具体体现。 6《西游记》写的是神幻世界,但有人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讽刺现实。你认为课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延伸探究

仿照示例一,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 猪八戒红孩儿

示例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参考答案: 一作品与作者

3、章回体神话小说神怪唐僧取经大闹天宫八十一 二、解读文本

3、原因之一,红孩儿的精明与其审时度势 原因之二,他能抓住唐僧的心理。

原因之三,红孩儿抓住了取经队伍中矛盾,尤其是孙悟空和师傅唐僧的矛盾。 4、明确:唐僧:迂弱、不辨是非、刚愎自用

三、示例二: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


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后被孙悟空收服,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示例三: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

黄书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0ca6ae27d3240c8547ef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