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方言与普通话”构思立意及范文(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

2023-02-24 19:2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方言与普通话”构思立意及范文(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欢迎阅读!
方言,活化石,文化,立意,构思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正如京腔京韵自多情,很多方言中的语汇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而推广普通话,能方便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交流,是国家战略。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

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需要深入思考。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吴方言柔婉动听,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载体,如果呼唤和称谓变成了矫情,如果口语都变成了书面语,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将有亲情,以致独特的文化风情。 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现实性。材料中“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虽非热点,但却是一个有深度的文化现实类话题,立意时不可想象或推断,思考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举例或叙事的素材应来源于现实。

2.思辨性。“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感受与思考既要考虑到推广普通话的大政方针,又要顾及方言消亡带来的负面影响,“求得平衡”就是思考二者的辩证关系,切不可只顾及一方而忽略另一方。

3.情感性。材料第一段叙述较为客观,2段叙述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尤其是任务指令中“方言消亡的尴尬”,更表明立意时应倾向于保护方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 开放性

1.“你有怎样的感触”,可结合自己现实生活的经历与思考来立意,特别是小时随赴异地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长大后因户口又回家乡读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这方面感触更深,思考更有厚度,而且这部分学生比例不小。

2.“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将有亲情,以致独特的文化风情。”材料中的这些句子以及“活化石”、“京腔京韵自多情”“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灵活精当引用,启发学生在思考议论的同时,也可以有恰当的抒情,诗句的引用,本次作文更具文采。

3.“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提示文体不限,加之这则材料从内容到语言形式上都表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因此,写作散文、记叙文比例大为增加。 【解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选择理性智慧,紧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素养,在考查语言运用写作的同时,也隐性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审美与文化。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战略,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随处可以看到此类宣传标语;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与人交流,特别是刚刚过完春节,学生接触的人更


丰富一些,因此对方言的日渐式微也有真实体悟。面对如此现实的话题,联系自己的经历表达感受与思考,学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与以往作文相比,本次作文切口较小,感触真实,材料丰富,文体可多样,基本杜绝了“假”、“大”、“空”现象,除议论文外,散文、记叙文等文体的写作略有增加。

但审题应注意,任务指令中虽有“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似乎可有两方面态度,但实际从材料的第2段来看,显然材料更倾向于对方言的保护,因此写作中要尽可能地支持方言,但应避免过度地夸大方言的作用意义而完全贬低普通话。还有不认真领悟材料内涵,会写成保护旧事物,保护传统,或者保护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古建筑等。 正确立意

1.鼎新不必革旧 2.一句乡音一缕情 3.方言,一个地域的灵魂 4.普通话易学,故乡音难 5.普通话毕竟是“普通”话 6.方言,融入血脉的文化 7.吾安心处是故乡 8.乡音何觅 偏题立意:

1.传统,何去何从? 2.保护传统文化

3.如何对待旧事物 4.保护方言,摒弃普通话;

范文1四海知音,和而不同

听温婉动听的吴地方言,便带了几丝柔情;听雄厚洪亮的西北方言,便多了几份豪迈;听几句京剧,便陡添了京派雄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如环佩、如风铃般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方言,正逐渐从我们的耳边淡去。取代它的是字正腔圆便于交流的普通话。虽方便了沟通,但总有几分怅然在心中。

方言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着独特的文化风情。如果方言正在消失,那传承在血脉中的乡愁就会渐渐的变淡,很多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消亡。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更会切出一大片,让人怅然若失。消失的方言将带走亲情友情,乃至更多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方言, 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在保护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遗产。

当然,方言有时也有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地域特色是好事,也是坏事,为了沟通和交流,普通话的存在是必须的。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语言不同,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就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场合不同,你必须要学会使用一定的书面语。口头化的语言总会给人一种不庄重的感觉。而且现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不推广学习普通话,无法沟通交流,人也就会被社会淘汰。

世界是残酷的,不迎难而上就会被这股洪流冲刷而下,我们的方言无法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因此学习普通话也是一种选择。四海同音,万众一心,中国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普通话的存在,才让生于农田的农民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普通话的存在,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走出来的机会。普通话或许不柔媚,不雄厚,但它默默的担起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方言不可灭,普通话不可少。但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仍需调解。我们要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方言,我们要交流就需普通话,人的一生总有各种选择,虽然会遇到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四海知音聚合,方能沟通交流,方能发展;四海各有不同,方才有其特色,方有文化的传承。四海知音和而不同,从你我做起,寻找到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文化之间的平衡,让方言不灭,让普通话生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16dcc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