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

2022-12-13 04:2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急救护理学 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护理学,名词解释,急救

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专科的 “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1.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机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妒、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是指“120"受理电话,出动救护车,现场急救,途中监护下合理转送分流.

3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二,想的急救半径是5~7公里.

4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的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理想的是钟。

1、分诊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分类,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 一种方法。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

1稽留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

2.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3.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小时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4.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1、心肺脑复苏(CPCR)是指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是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在瞬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时内发生,病人可以有或没有已知存在的心脏疾病,但死亡的发生或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

3.任何病人因心脏病或者非心脏病的其他原因,在未能预计的时刻,心脏突然停止排血,称之为心脏骤停。

4.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脏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治疗,以达到部分或全部恢复脑组织的功能即称为脑复苏。

5.当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无法维持有效灌注,即不能产生脉搏时,称为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6.高级生命支持(AC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BLS)的前提下,对心脏骤停或濒停的病人实施的生命支持技术。

7.延续生命支持(PLS)或后期复苏,是指针对原发病或复苏并发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纠正低血压/休克、纠正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肾衰竭、改善心肺功能和系统灌注,尤其是脑的灌注,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

1灾难医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所造成的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 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科,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 学、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粹,是门与 急救医学密切相关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2.灾难救援医学是一门需要由政府主导发展、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强的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以灾难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为基础,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工程学、通讯、运输、建筑和消防等多门学科.

3.灾难救援护理指应用灾难护理学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在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的基础上,为减轻灾难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护理相关活动。

1.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2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一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的症候群。

3.心源性休克是由于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降低,不能满足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严重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1.细胞外液低渗,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脏代偿的能力,导致细胞内水过多(细胞内水肿)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水中毒。


2.血清钙浓度<2. 2mmolL 9mg/dl)或离子钙lmm01L 4 2mg/dl)称为低钙血症.

3.血清钙浓度>2. 6mmol/L 10. 5mg/dl,或离子钙升高〉1.2mmolL4.8mg/dl’)称为高钙血症。确诊前应先除外由高蛋白血症引起的假性高钙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0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0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正常氯型及正常AG(阴离子间隙)高氯型代谢性酸中毒。

5.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要生化表现为血HC03过高,PaC02增高.临床上常伴有血钾过低,部分可伴有高血压。

6.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原发性PaCO2升高导致pH下降的临床情况.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7.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 C03浓度或PaC0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升高的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呼吸性碱中毒两大类.急性者,PaCO2每下降10 mmHg 1.3 kPa) HC03下降约2 mmolL;慢性时,HC03下降为45 mmol/L.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称复合伤,典型的有爆炸伤,可由热力、化学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等导致病人损伤。 2.创伤发生后,早期、正确的处理最为关键,伤后开始至伤后一小时以内的时间被称

为“黄金一小时”,它是以伤后在院前、院内抢救的连续性为基础,提高生存率的最佳时间。

3.严重多发伤会直接引起机体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这种原发性损伤被称为第一次打击。在此期间进行手术干预,即构成“第二次打击”。伤员体内免藏反.应出现负反馈,抗炎反应系统随之增强,被称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 4.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5.大量血胸积血量在1500毫升以上,病人表现有较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休克症状,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呼吸困难、脉搏细数和血压下降等.查体可见伤侧呼吸运动明显减弱,肋间隙变平,胸壁饱满,气管移向对侧:叩诊为浊实音。呼吸音明显减弱以至消失。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超过肺门平面甚至全血胸.

1、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可弓l起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抢救治疗,可危及生命。 2部分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者在中毒症状明显好转后数日至一周内可发生病情的急剧恶化,常因突发肺水肿、心力衰竭、水肿或呼吸停止而死亡,称为反跳现象.

3.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迟发性神经损害出现前,突然出现以呼吸肌麻为主的症状群,称为中间综合征. 1.心力衰竭是指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 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 重阶段。

2.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所致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产生脑功能缺损的相应临床症状,占脑卒中的60%~70%,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P223

3.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或胃一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部位、性质、量和速度.

4急性重症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力升高,肝脏胆一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损害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病人除了有右上腹痛、畏寒、发热、黄疸三联征(Charcot)外,还伴有休克及精神异常症状五联征。

5.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致病因使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并产生自身消化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恶心、呕吐以及血与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一般分为水肿型(间质型)、出血坏死型(重型)和化脓型三类.

6.急性肾衰竭是指因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短期内肾功能的急剧下降,出现氮质代谢废物积聚,水、电解质失调等,常伴有少尿或无尿。大多可逆转。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升血糖激素增加,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射紊乱,临床上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1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SIRS的体征并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包括乳酸酸中毒、少尿或急性意识状态改变)或低血压。

2.脓毒性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病人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常伴有低灌注状态或器官功能障碍。

39.呼吸困难是指自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表现为张口呼吸,重者出现端坐呼吸、发绀、辅助呼吸肌参加活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目前认为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空气的需要量超过呼吸器官的通气能力所致。

40。心肺复苏(CPR)是基础生命支持(BLS)的主要内容,是指用人工的办法帮助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尽快建立呼吸与循环,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为进一步挽救病人的生命打下基础。

41。胸壁、肺、支气管或食管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2716f174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