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中的“空”字解读

2022-03-20 02: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诗歌中的“空”字解读》,欢迎阅读!
古典诗歌,解读,空”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典诗歌中的字解读

作者:于国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11

朱光潜先生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了,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读不出诗的趣味,也就品不出其他文学作品的微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贵在含蓄,语言的凝练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古人很重视炼字,贾岛推敲典故,唐代诗人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宋祁的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千古传为美谈。语文高考考题中出现字的诗歌较多,如: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杜甫《倦夜》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王维《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五代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一草坪,落霞明,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李商隐《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古人炼字,讲究常字见奇、平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的字,就被许多诗人反复使用,并赋予了它丰富的意蕴和浓郁的感情,大有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苏轼有词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字道出了无尽的人生失意之痛。而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则用一个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感慨之深,真真是怎一个字了得。

在《古汉语词典》中,字有三个义项:(1)空的,什么都没有。(2)空洞,不实际,引申为徒然,白白地。(3)天空,空中。单从字面义看,这实在是一个平常朴素的字。然而,为什么当它一旦走进诗人们的笔端,便突然变得珠圆玉润、摇曳多姿了呢?

我们且来看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既然是空山,为什么又有松,有泉,有竹,有浣女,有渔舟?这不是自相矛盾或用词不当吗?原来,这里的空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山,而是指山中树木繁茂,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又由于山中外人罕至,俨然是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着一字,意境全出,点出了山中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字还常常让人联想到佛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四大皆空。佛教徒参禅悟道,无非是要净化身心,看空世事。唐代常建的《题破禅寺后禅院》就是一首咏佛寺禅院的诗。诗中有一联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潭影怎么能使人心呢?原因是潭水清澈,可以照见人影,可以使人心杂念消除净尽。诗人着一字,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42083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