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r教育信息化之路

2023-05-28 08:4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r教育信息化之路》,欢迎阅读!
术学院,之路,上海,信息化,职业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r教育信息化之路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网络》 【年(),期】2017(000)008 【总页数】1(P76) 【正文语种】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深化。教育乃国之根本,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未来人才,国家已密集出台多项教育信息化政策,各大院校也在加快落实教育推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本着“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的教学理念,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思博学院”)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逐步升级建造学校核心机房,并携手施耐德电气共同打造模块化、可扩展、高能效的数据中心。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为支撑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学校必须全面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然而,将传统学校改造成顺畅运作的全数字化校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思博学院建校于2002年,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已有7000人,专职教师达300人,专业课程已开设了23个。整个学科布局体系是护理强势,国贸有特色,艺术及管理类为支撑。

上海思博学院原有数据中心机房设施相对简陋,只有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此次合作,施耐德电气针对思博学院对数据中心可扩展、高能效以及统一管理运维等迫


切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了英飞(InfraStruxure)模块化解决方案,部署了包括160KVA模块化UPS、行级空调、机柜、NetBotz、软件等,并提供从设计、部署、运营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此次数据中心建设,我们主要从技术、未来发展以及节能减排三大因素来考虑。”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办负责人朱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项目实施之前,我们花了1年的时间去调研,发现施耐德电气英飞解决方案,拥有真正的模块化架构,配电、制冷、机架、安全和管理等系统都是作为整体系统来进行设计和测试的,可大幅缩减从规划、设计到部署的时间和系统复杂度。此外,其绿色节能水冷机组能够真正实现运行维护的低碳、环保,从而帮助学院数据中心实现节能节电等目标。 施耐德电气IT业务部项目负责人杨熠说:“英飞解决方案主要由六大系统构成,包括供配电、制冷、机架管理、通道封闭,以及动力环境监控和智能管理系统。”这六大系统分别是由多个功能部件构成的,每一个功能部件都要求做到开放性,模块化要可扩展性以及灵活性。

朱明表示,引进英飞解决方案的智能管理系统后,机房的24小时值班制升级到了无人值班制,所有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问题,智能管理系统将第一时间发出警报,非常智能,大大地减少了人员成本和时间成本。

发展教育信息化,仅仅有硬件的支撑还不够,应用是王道。“思博学院的教育信息化实施工作有三方面——教育教学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的保障。”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学龙表示,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有良好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其次是根据时代发展将学校的设施设备做好相应的落实。 通过此次与施耐德电气携手合作,思博学院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取得突破性发展。

教育教学方面,课堂教学内容的形式从早期的多媒体教学升级到微课堂、虚拟仿真实训、手机课堂等,建设完善了整个学院的信息化资源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线上学习


平台,真正实现了师师通、生生通、师生通。

教育管理方面,从学生入校离校,到教务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后勤管理;从节能减排的管理系统到机房管理系统,思博学院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落地性实施方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除了日常课程教学,还能实现“翻转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和开展实验;课堂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师生还可实时线上互动,老师可实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校一直是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的主阵地,而且有着自身独特的技术和智力优势。据介绍,思博学院建设了教学资源空间,例如建筑工程的实训课程,装饰工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二维码,学生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实现移动学习的新模式。 剧透

思博学院的数据中心采取分期建设,规划的整个核心机房将主要分三个功能区——低密度区、高密度区和网络区。目前,思博学院的数据中心已完成了一期建设,主要完成了低密度区和网络区;二期将完成高密度区建设(采用施耐德电气热通道封闭理念,专门规划了高密度应用区域)。

“进行二期部署时,核心机房无需断电,便可快速实施,所有智能输出配电等部件,都可在线升级,极大节省部署时间,并降低教学风险。”杨熠介绍说,预计设备到位后一周之内便可基本完成二期交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5912bc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