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西山·绝顶遥知有隐君翻译赏析

2022-04-24 02: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西山·绝顶遥知有隐君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西山,绝顶,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西山·绝顶遥知有隐君翻译赏析

《西山·绝顶遥知有隐君》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绝顶遥知有隐君,餐芝种术麈为群。 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 【前言】 《西山》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隐士,但不用实写,而是通过猜测想象来构思,表现自己可望不可及的羡慕崇敬的心情。诗第一句把眼光投向西山,由山的耸峙青秀,判定有人隐居;第二句即写隐士过着餐芝种术、与鹿为友的生活,化虚为实,隐士的高风亮节、仙骨道气,便跃然纸上。三、四句再次对前面的推测予以肯定,说山顶飘浮的白云是隐士煮茶的炊烟,设想新颖,充满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注释】 绝顶:山的最高处。 ⑵隐君:避世逃名,隐居山林的高人。 芝:灵芝,古人认为是仙草,服用可以长生。 ⑷术:白术,一种多功能草药。 ⑸麈:一种麋鹿类动物,其尾可做拂尘。一作“麝” ⑹多应:揣测词,应该。 【翻译】 我遥望着远方高山的峰顶,心想那儿一定住有避世逃名的高隐。他服食芝草,种植白术,名心早尽,日常以麋鹿为群。这时候他多半正在烹煮午茶,把炉火烧旺,那炉烟,山下看去,是缕缕白云。 【赏析】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处世观中,出仕与归隐一直是一对矛盾,一般的人总喜欢标榜隐士,以为清高,所以称赞隐士的诗特别多。刘克庄这首诗也是写隐士的,对隐士们高蹈绝尘的生活充满着赞许与向往。 诗写隐士的生活,但不是实写,而是通过猜测之词,发挥自己的想像,所以与一般写隐

1


士的作品不同,表现出可望而不可即的羡慕崇敬的心情。诗第一句把眼光投向西山绝顶,由眼前的耸峙高秀的青山,推测山中一定住着隐士,遁世不求为人知,所以诗以“遥知”领句,在猜测中带有肯定的成分。隐士住在山顶,是如何生活,第二句把想象继续推进,以历来描写隐居修行者的生活状况来予以坐实,说隐士平时服食芝草、培养白术,修炼真气;他足迹不入城市,也没人往来,山野情性,与麋鹿为友。这样一写,把隐士的生活写得很实在,仿佛目见,隐士的高风亮节,仙骨道气,也跃然纸上了。 前两句是诗人望着西山时的种种推测,三、四句变换角度,再次对前面的推测予以肯定。他见到山峰上浮起朵朵白云,于是揣测,这也许不是真正的白云,而是隐士在烧煮午茶,炊烟袅袅,在山下看来,就成了白云,萦绕飘浮在山头。这两句想象十分新颖,写高山隐士如画,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由此表达了出来。 诗以“西山”为题,是因为写的是诗人望着西山时产生的遐想。也许那山峰上什么人也没有,只是岩石荒草,白云往来,但诗人似乎表现得很有信心,肯定隐士的存在,这就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企羡。刘克庄对南宋政权的腐败极为不满,不断发表言论进行批判,被当权者视为“讪谤”,一再加害。这首诗写隐士餐芝种术、与麋鹿为群的隔绝尘寰的生活,正是诗人对当时政治、社会状况无力改变后产生退避的反映,也是他失望的另一种追求。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刘克庄这首诗,语句浅淡,直诉所见所思,而涵义无穷,正达到了沈德潜所说的标准。



2


这首诗写隐士生活,正是他无力改变现实所产生的退避观的反映,失望后的另一种追求,所以写得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63e6d2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