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早春桂林殿应诏翻译赏析

2022-04-14 13:1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早春桂林殿应诏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春桂,古诗,赏析,翻译,林殿应

古诗早春桂林殿应诏翻译赏析

《早春桂林殿应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叔达。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 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 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 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鉴赏】 上官体诗歌对初唐宫廷诗歌是有发展贡献的。其特点在于巧妙运用风花雪月等自然风物的“影带”效果,形成精致软媚的风格,用南朝诗歌的娴熟技巧革新初唐诗歌质重的艺术缺陷。上官体的应制诗巧妙地避开了镶金嵌玉的华丽辞藻堆砌的凝滞呆板,以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体悟人间百态的变化,在对景物的选取中,注意景物之间的合理配合和色彩料理。在接受传统的艺术变化中融进了自身的创作体验,进一步提高了诗歌的审美功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这首《早春桂林殿应诏》是一首典型的应制唱和诗,它并不摆脱宫廷诗的“三部式”的结构程式,用一种清新自然的笔调对桂林殿早春的优美景色进行细描细绘。首联巧妙点题,中二联使用宽泛、工整的对句作结构性展开,但却避开了传统宫廷诗用事藻词的惯例,而是以疏朗的意象描绘宫宛初春景色。诗人以灵心妙技观景状物,意象新奇独创,描写初春景致,清新明丽:流莺满树,芳草积堤,生动地传达出早春的神韵,而晓树—春堤,流莺—芳草,一笔荡开,扩大了意境的范围,两组意象并列配置,造成视境的开合与感觉的挪移,采用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相结合的方式,在明丽的色调中,化静为动,动静结合,显示了诗人良好的艺术感受能力。“满”字辅“积”字使静止的

1


景物顿生光辉,清新明丽,意象新奇;“风光一空碧”两名尤为绝妙:露珠在风光中闪烁,着一“翻”字,形象传神,雪花飘扬自天而降,着一“上”字造成视角的纵横开合,使人感到雪花仿佛要返向产生它们的碧蓝的天空。听觉、视觉、嗅觉的交叉转换,色彩与景物的有机搭配,使全诗流淌着春意融融的情韵之美,表现出诗人所具有的细腻观察力和以虚实相间的空间营构、创造诗境的能力。尾联以含蓄蕴藉的手法,将日暮的景象化入想像之中:暖暖的夕阳映照满目的青山,翩翩的彩蝶萦绕在身旁,一种安逸闲适开朗的心境便跃然而出。同时对“对仗”这一艺术手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显现出其应制诗的别样体势特色。 诗中早春的明洁和风物的生机组成美好的御苑氛围,呈献为步辇宸心内在的雅意和美满,达成应制和颂美的宫廷要求,丽的景物和清逸的心情都和所谓宫体诗歌的情调有所不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6ce6d567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