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2022-03-20 10:5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小学生,途径,心理,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对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一般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如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三条途径进行: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

3、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4、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的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设计心理调查表。小学生在回答调查表时会有意无意地接受某种暗示,量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科学性,否则会诱导歧义。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分别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尝试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试点班取得经验以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全校开设。老师根据各班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主要解决伙伴交往问题,鼓励孩子们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则从完善自身人格着手,讨论怎样才能让别人信任等。小学生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因为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游戏动,学生可以说出心里话,并倾听别人的心声,自助——助人,这在其它课上是无法感受到的。

二、指导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亲子游”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1、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经常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被老师批评,成人也有被批评的时候,当成人受批评时其他人会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如果被老师批评,回家必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因此老师和家长要默契合作,由一方担任严厉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攻小学生,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现实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错位的现象较多,家中的事学校做,学校的事家里做,如读书考试本是学校教育任务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做饭洗衣是家务劳动却进教室上课。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2、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学校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34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3、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


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学校提倡多鼓励、表扬学生。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的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4、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和郊游是集体活动,不能替代学生个体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弄一身泥,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三、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知道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方法。

1、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小学生知道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知道心理若有疑问怎样获得帮助。对于小学生来说,“知道”就不是要求掌握,不需要详尽的理论和大篇的道理,只要知道该如何做,行而后知。比如心理辅导室,带小学生参观比讲解它的作用更合适。

2、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简单就是有效,从实用出发,教会小学生掌握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总之,学校和家庭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开展小学生心理健教育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79825cdd36a32d727581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