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作的黄子饼散文随笔

2022-07-24 08:3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玉米制作的黄子饼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散文随笔,玉米,制作,黄子饼

玉米制作的黄子饼散文随笔



玉米制作的黄子饼散文随笔真正的美食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雕琢,它是故乡温暖的阳光、干净的山泉水、新鲜的空气和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共同培育出的最值得我们怀念的佳肴。所以在农闲时节,母亲就用自家种的玉米变着花样给我们做稀罕吃的,当然做的最多的就是黄子饼。

做黄子饼,有人叫摊黄儿,我们称其为摊黄子。摊黄子不是用锅摊,而是用一个中间凸,四周凹的圆形铁鏊子,俗称黄儿鏊,或鏊儿,我们叫黄鏊子。它是生铁所铸,分鏊身与盖子两部分,鏊子底部有三只矮足。鏊面光滑,油亮可鉴,盖子为覆碗状,盖顶有环或扣,便于揭盖。可能它的功能只是做黄子,故得其名。

母亲先把黄澄澄的玉米用水泡上,泡湿后,成半干状态,再去磨面。用湿玉米面做出的黄子吃着筋道。有时一边磨面,好像闻见玉米粒被绿绿的玉米叶包围着,还挂着露珠的清新味道。

面粉磨好后,放盆里调成糊状,开始发酵,发酵好的面吃着松软柔韧。母亲习惯在头天晚上把一大盆面放在热乎乎的炕头上。那一盆面吸收了热量,第二天早晨发得鼓鼓的,膨胀得像个吃胖的小娃娃。母亲用勺子一边搅拌,一边放少许碱面,还一边闻闻有没有酸味。要是碱面放得少了,直接影响口感,所以调好面糊这一关非常重要。 那时候家里穷,没有白糖。有一种白色颗粒,我们叫它糖精。放上一点点,食物就有了淡淡的甜味。放面糊里,一是吃着有点别样的


味道,二是满足我们小孩子爱吃甜食的欲望。

面糊调好后,把黄鏊子放在一个用几块石头垒起来的小灶上。时候没有炉子,更没有煤气灶,只能用木柴慢慢地烧火。烧火也是个技术活,火太大了易煳,火力不够费时。摊黄子最适合烧那种玉米棒芯,我们这里叫黍棒桔。小小的黍棒桔,燃烧以后,火力不急不缓,能稳稳地用热量把黄子烤熟。

等黄鏊子有了热度,用一特制的油刷,往鏊面上刷少许油。接着取一小勺面糊,缓缓地倒入鏊子凸起的部位。面糊顺势流下,就成了黄子的形状。然后鏊子加盖,稍等会儿,大概两三分钟时间。听到里面有“哧溜哧溜”的声音后,像智能报警一样。哧溜两三次以后,预示黄子熟了。这时拿掉盖子,用小铁铲将黄子铲出,放一篦帘上算是降温定型。待稍凉后,折叠成半圆形即成。

最喜欢刚出锅的黄子,色泽金黄,香甜可口,一咬,还有一层脆皮。玉米独有的香味和糖精完美结合后,真是让人垂涎欲滴。通常在这个时候,我们姐弟几个围着那个神奇的黄鏊子,等待黄子出锅后稍凉,才能大快朵颐。母亲总是笑呵呵看着我们吃,还说你们真像小馋猫啊!

长大结婚以后,条件相对好了,吃惯了精细白面,大鱼大肉,黄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吃个稀罕。婆家是距离县城四十里外的一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沟民风古朴,人们勤劳善良。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婆婆摊得一手好黄子。

婆婆摊的黄子,除了放玉米面,还放少许白面或豆面,在发酵好


的面糊里再放少许盐、葱花、花椒面,最后放那个很香很香的油吱啦索。在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油吱啦索是把猪油熬炼以后剩下的东西。这样摊出的黄子,一揭盖,就闻见一股无法抵挡的味道。由于放了白面,黄子吃着更加筋道细腻,口感很好。这时候,在黄子里面夹一层老干妈辣酱,再放几根青翠翠的生菜叶,或者煎一个香喷喷的鸡蛋,点缀几个红艳艳的小辣椒,真是堪称美味啊!此时欲罢不能,只剩下一声满足后的感叹。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对吃粗粮的欲望并没有消减。在故乡的步行街头,随处可见有黄鏊子在那里摆着,像城市里的煎饼果子摊位。旁边放一盆子面糊,甜的放糖,咸的放各种佐料,摊出的黄子,金灿灿的,诱惑着人们的味蕾。

去年,一位外地的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带她去一条环境清幽的山间溪谷游玩。下午返回婆婆家,一锅杂烩菜,几根在地边随采的、没有施任何农药和化肥的小绿葱,刚出鏊儿的黄子饼。朋友一边吃一边赞叹,这才是真正的食物啊!

突然明白,真正的美食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雕琢,它是故乡温暖的阳光、干净的山泉水、新鲜的空气和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共同培育出的最值得我们怀念的佳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83fb2d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