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商”与今日“知识商人”的区别

2024-01-22 22:34: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儒商”与今日“知识商人”的区别》,欢迎阅读!
儒商,商人,区别,传统,今日

传统“儒商”与今日“知识商人”的区别



开篇

从《论语•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到儒家经典《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精神几乎渗透到国家与国民的脊髓。无论国家治理天下,还是国民治学、理财、谋生,都被“儒”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商”作为“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技巧或手段,在儒学精神出现的初期,二者之间就有了联姻与变异。

“商”,在中国古代指行商(坐商为“贾”“商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纵观中国历史,始终存在着重农抑商和重商两股势力,长期来看,重农抑商占据主导势力,但重商的力量也一直作用着。

“儒商”的出现,演绎着中国历朝各代儒家思想与商业思想、商业伦理、商业环境、商人之间相融合的进程,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含义,也至始至终深刻的揭示了中国商人的发展历程、生存环境与生存格局。为便于分析,我们将:

1、坚持信奉中国传统儒学精神的商人,均称之为传统“儒商” 2、当今,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建立在西方逻辑、哲学科学知识基础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自治精神与西方现代人文精神的商人,我们均称之为“知识商人”

这样,使得本文对于传统“儒商”“知识商人”的界定、研究分析等能与中国历史、政治、经济、现状发展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儒商”概论:



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一般是指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一般认为,儒商应有如下特征:注重个人修养;诚信经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注重合作;具有较强责任感。

自古有孔子、陶朱、子贡、白圭等一代儒商,后有徽商、晋商、浙商、粤商等儒商商帮,民间甚至上升到“神”的崇拜——如目前我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端木赐(子贡:儒商之祖)、范蠡(浙商)、管仲(徽商)、白圭(晋商)、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冀商之祖)、赵公明等;

“儒商”的其他定义:

1. 儒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从广义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之长的商人;

2. 儒商是指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3. 儒商是指具有传统儒家思想底蕴,有文化的、讲道德、善理财、会管理、创效益,并且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商人或企业家。现代儒商还具有现代意识、人文思想、区域意识、全球意识,还应该懂民主与法治、外语与IT互联网信息技术;

“儒商”的代表与儒商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十大儒商商帮”,具体是指:晋商、徽商、浙商、粤(潮)商、苏商、秦商、闽商、鲁商、洞庭商帮、江右商帮等。



图表:历史上著名儒商代表及其思想简析 类别

代表年代/地域/行业

所奉代表人物 (孔子)、子贡

所奉儒家思想/商业定位/特点 孔子为“第一儒商”,其弟子子贡

也被称之为儒商之祖;政商、政党结合;

“学而优则贾”;皇商、官商、大盐商、洋铜商等,一门心思做生意; 勤俭吃苦、讲究信用、汇通天下; “无徽不成商”“贾而好儒”,亦商亦儒;财自道生、利缘义取;追逐财富只是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

传统儒商: 春秋时期,鲁国,教育

行业、丧葬行业 1)晋商

明清500年间,山西商白圭、雷履泰、人,盐业,商品流通业、乔家大院、王家票号等商业 大院等 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管仲、(清)胡雪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 岩、胡沇源等 “新安商人”。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于明,衰于清末。以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等为主;

唐代/明,晚晴/民国,范蠡、胡雪岩、浙江,丝绸、茶叶等包沈万三等 括湖商,温商,越商,龙游商帮,宁波商帮等;

西汉至明后,晚晴,代,广东、南洋海外(含广、潮、客商),以贸易、商品流通为主;



2)徽商

3)浙商

推崇“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精神;海纳百川,审时度势;开拓冒险、意识超前、务实苦干; 追崇“红顶商人”;终日做买卖,不害为圣贤;

“货殖南洋”;广商:特许商与十三行,潮商:红头船商人,客家商

“克勤克俭,富而不奢”“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等

4)粤商

现代儒商

晚晴、民国至上世纪80如李嘉诚、荣氏年代末,大中华地区,家族、邵逸夫、工业经济 霍英东



“儒商”在中国长期“重农抑商”和独尊“儒学”的环境下,将“儒学”与商业思想、

商业伦理、商业精神、商人结合起来,并与之生存环境相适应,与生存格局相匹配。 “儒”与“商”的联姻、变异,其成功的根本在于建立了一套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伦理道德准则,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儒商”的精神实质,就是儒家精神中的经济道德理性,其特征是“经济合理主义”,强调经济理性,即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的一致,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和人自身的文明同步。

第二,“儒商”精神是一个稳态的和开放的系统,儒商精神体系的核心是儒商经济伦理精神,内容包括仁爱善良的道德观、强国富民的目的观、取财有道的价值观、以民为本的服务观、见义勇为的责任观、公正平等的权益观。一言以蔽之,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即是要发展经济,追求资本增值,这是商人的本性;“有道”,即是要讲人性、守道德,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二者的结合,才体现出儒商商业伦理精神的本质。

第三,“儒商”精神,是儒商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具体经济行为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96e31e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