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小感

2023-03-02 19: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追风筝的人》小感》,欢迎阅读!
风筝

《追风筝的人》有感

生活在阿富汗这样的国家,等级、人种、权利是现实存在的,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就决定了你的命运,你一生的方向。

作为哈扎克人,哈桑是出生于下等人的行列中,就如文中所写:他会说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他少爷的名字“阿米尔”。这样的命运就决定了他一生为奴,一世服务于高层的命运。

作为普什图人,阿富汗国家中高贵且纯正的血统,自然就是贵族阶层,阿米尔少爷,他的降临也就决定他永远会是受人们尊重的上等人。当然,如果他一直生活在阿富汗的情况下。

阿米尔和哈桑,同一年出生的人,他们喝同一个女人的母乳,就如兄弟一样。但是内心中,阿米尔视之为玩偶、仆人。虽然阿米尔贵为上等人,但他的道德品质却不如他的等级那么高尚。哈桑,一个下等人,用忠诚、善良服务于他的主人。当然,他的地位很低,精神上的层次却使得我们无法望其项背,他才是我们真正尊重的人。

每当哈桑对着他的主人阿米尔少爷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的内心不自然地就会流露出一分酸楚,一份感动,同时还有一丝的不公。直到发生那件事后,阿米尔对待哈桑的态度是如此的恶略,仿佛是他自己受到了侮辱。但他那天所见到的一切,他没有像男子汉一样去保护阿桑,反而像一个胆小鬼偷偷的观望这一切。肉体的惩罚他没有得到,但内心的煎熬往往是痛苦的。多少年后,他内心的苦痛仍旧存在,他仍旧无法直视哈桑,因为要想真正的抹去这段痛苦而又折磨的回忆,就需要自己有所行动,去赎罪,去清洗多年心中的罪恶。

正是拉法幸的电话,给了他一次赎罪的机会,正如拉法幸所说:“去吧,去做一


个真正的人。”可以这样说,阿米尔是一个自私的人,是个胆小、懦弱的人。他始终不敢勇敢地面对这一切,不敢揭露过去,但内心的折磨又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也正是拉法幸的电话给了他机会,指给他一条光明,去除内心痛苦的道路。在他接受拉法幸的请求,以及事情的真相时,终于站起来了,不再懦弱,他要大胆的承认哈桑就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道德和社会上不被接受的那一方,他将哈桑的儿子法拉博救出来,与阿塞福作了决斗,结束了过去所有的债,他清掉了过去所有不好的回忆,没有这些内心的苦痛,他身累心松,他是快乐的。 这本书中,最令我深思的是阿米尔这个高层形象,他虽是胆小、懦弱的人,但他的内心还是善良的,要不然他就不会有罪恶感了。他最后的举动向我们讲述了人心里的痛要远比那身体的痛狠得多,我们要敢于去解决我们的痛,因为你越是不解决他,藏在心里折磨你的时间只会越长,所以勇敢地去解决,它不会如你所想的那么可怕,只是内心的恐惧遮盖了你的双眼,无关乎外界,无关乎世俗,只愿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洁,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哈桑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围绕“忠诚”二字,就是到死,他也没有放弃他的忠诚,也许阿米尔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哈桑的回报,对哈桑忠实的回应。 这本书虽主要写的是哈桑及阿米尔等人为主线条构成的主要内容,但在侧面描写阿富汗内战以及荒诞的班利统治阶级,这足足让我吃了一惊。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等级、宗教牢牢地控制住了这个国家,普什图人,乌兹别克人、阿扎克人、塔吉克人等等,人种的区分决定了等级,决定了你的命运。当那个内心狂野而又残忍的阿塞尔用如此残忍的手段对待同一个国家的人,他的内心却没有罪恶感,反倒激起它内心的火热和冲动。当人们利用宗教《古兰经》上任何的条文来肆意、荒谬的解释任何行为,那么这个宗教的法典也没有任何道德规范,教育人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9c7af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