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2023-01-23 14:4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欢迎阅读!
乾隆,失之交臂,皇帝,高科技

乾隆皇帝与科技失之交臂



公元1793914日,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当年叫热河行宫的地方,乾隆皇帝迎来一名特殊客人——来自英国的使臣马戛尔尼。在中国史书上,有关马戛尔尼的故事更多限于使臣该以怎样的礼仪觐见天朝皇帝,但这次觐见还带来一次足以让整个未来翻转的机会——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的礼物,代表着当时英国乃至欧洲最新的文明成果,可惜自大的清朝上下并不愿意多看一眼。

根据英方的记录,当时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中,有三样特别值得关注。最为瞩目的便是一具大型热气球,可以搭载一名乘员升上高空。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的1793年,热气球在欧洲发明才10年,这是当时最令人惊奇的科技新发明。马戛尔尼原计划为乾隆举行一次热气球升空试验,让中国皇帝看看英国人是怎样把人类送上天空的。可这一计划却被人兜头浇了一瓢凉水,浇凉水的不是别人,正是权倾朝野的大学士和坤。马戛尔尼在日记中写道,和坤断然拒绝了现场试验热气球的请求,让自己十分懊恼,因为“如果中国人看到热气球,他们便会懂得欧洲文明发展到了何种地步”。在1794年英国画家吉尔雷创作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绘画中,也出现了一具小型热气球。也许这是马戛尔尼想出的折中之策,用模型代替真正的热气球,但更可能的是乾隆连这个模型都没有注意到。和坤拒绝马戛尔尼试验热气球的原因,也许是不希望这个庞然大物凌驾于万岁爷头上,毕竟晚年乾隆变


得好大喜功且刚愎自用。无论如何,乾隆是有机会见到近代热气球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他不仅没能亲眼看到热气球试验,也没有机会思考热气球和它代表的航空技术将怎样改变人类社会。

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的另一件礼物,是拥有100门主炮的皇家海军“皇家君主”号风帆战舰模型。马戛尔尼来华乘坐的座驾,是拥有64门炮的风帆战舰“狮子”号,但英王乔治三世并不知道大清帝国的海洋力量有多强大,生怕“狮子”号在乾隆面前不够威风,因此特地把刚服役不久的一等战列舰“皇家君主”号的模型送给乾隆,潜台词就是说“中国皇帝,看看我皇家海军的实力吧,与我大英帝国通商交好是中国的必需”但英王并不知道,时的中国仍然实行海禁,出海通商完全处于朝廷严控之下,中国的海洋交通乃至海军装备早已落后于欧洲。49年后的1842年,作为英国远征舰队的旗舰,皇家海军“皋华丽”号战舰一路开到南京江面,鸣放礼炮庆祝《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而这艘战舰,也不过装备74门炮。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早已不是火炮和战舰的单纯问题。

马戛尔尼送来的礼物中,还有3件英国马车的模型。其中4轮皇家马车模型非常精致。当时西方在陆路运输中已广泛采用4轮车辆,并成功解决4轮马车的转向问题——采用前轴独立偏摆来实现灵活转向。而在中国,千百年来一直使用双轮畜力车。这种车辆承载能力有限,运输效率低下,制约了东方文明的陆路运输能力,导致整个清朝都严重依赖水路漕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a40faa01f69e31423294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