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与思考

2023-03-23 19:4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与思考》,欢迎阅读!
教学管理,高职,信息化,院校,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与思考

作者:陈宁江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1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成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也是现代管理手段。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组织和配置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从而高效率地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发展历史较短,教学管理基础较弱,信息化水平较低。为了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必然的结果。 一、教学管理信息的主要内容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公共代码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资源管理、选课排课、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教材管理等模块。公共代码管理是将所有教学管理信息都安排一个代码,便于教学管理信息的索引和归类;教学计划管理模块包括了全院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是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起点,为选课、排课等提供依据;教学资源管理模块包含教室信息、实训室信息、教师信息等,为排课、考试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选课、排课模块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进行选课和排课,排课后将形成班级课表、地点课表、教师课表等各项教学活动的依据;学籍管理模块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状态,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休学、受学籍处分的现象较多,学生学籍数据要有准确性和及时性,此模块不仅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还为宿舍管理、财务管理、就业管理等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成绩管理模块管理着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等;考试管理将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编排考试安排;教学质量评价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学生、教师、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网上教学评价;教材管理将各系部填报的教材订单汇总成学院的教材订单,并根据每位学生的领书情况统计每学期的教材费用。以上教学管理中的八个模块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式教学管理信息体系。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优势体现 1.使教学信息共享联通

传统教学管理中各种信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和保管,信息之间互相独立,要获得完整的信息比较困难。教学管理信息化将各种教学信息构成了一个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共享,并且信息之间保持一致性与唯一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几乎无限制的存储容量

传统的教学管理产生的信息以纸质为主,占用了大量的空间,查找不方便,信息利用率不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管理服务。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将大量的教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信息都存储在管理系统服务器中,服务器的存储容量是可扩容的,不存在存储不够的问题。

3.教学信息传递更实时更准确

网络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是将教学信息存储在同一个服务器里,各教学管理人员操作和浏览是同一个表格。信息实时、准确地呈现给各教学管理人员,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决策与与教学质量分析更加科学

三、教学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成效体现 1.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教学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信息的共享及信息互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料数字化。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可以通地网络以不同身份登录系统,实现对应权限的信息查询及修改。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与师生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实现了信息交换与互动,并为历史数据的查询用使用提供了便捷,和传统教学信息管理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性、交互性对包括教师、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验室、教学资料等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发展中的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存在教学资源紧张、教学经费有限的问题。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统筹规划和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是非常必要的。 3.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

日常教学管理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每个信息都与其他信息有关联,形成了庞大的、涵盖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数据信息网。教学管理系统对信息的输出统一格式,从教学管理系统输出形成的教学资料都是统一的。比如,期末时要从系统里输出的学生个人成绩总表,用系统输出的表格就是统一格式的表格。另外,每个学生和教师都能用各自的身份登录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和规范化。同时教师、学生上网查询的过程增加了数据的检验环节,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增强了各级教学管理协作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分级管理的,数据也分级保存。而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是统一存储在数据库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的重复,保证管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操作过程是各级协作完成的。例如排课就是由教务处和系分工协作完成,增加了排课信息检查环节,分担了数据输入及处理任务,提高了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更新教学管理观念,转变教学管理职能

教学管理信息化重在建设,贵在应用,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要求教学管理者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客观分析和整合。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负责人一般都是来自其他院校,己长期从事教学管理,习惯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但也要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会触及各个部门,并可能要改变某些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需要制定并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管理制度,推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的环境。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下,教学基层单位缺乏教学管理的自主权和信息处理能力,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向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与建设。 2.需要加大对教学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

目前市场上的教学管理系统都是国内一些软件公司自主开发的,这些系统面向的客户并不是很多,所以售价不便宜。另外,教学管理系统也不单是从市面上买个软件就能解决的事情,学院在教学管理中会形成一些自身特点,这就需要对教学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个性化修改,而这些修改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需要非常大的人力成本。在日常的系统维护中,由于系统的特点,许多问题往往是学院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需要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员来解决,这样造成的维护费会比较高。另外,教学管理系统对于服务器硬件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

3.要保持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现代教育思想、具有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学管理团队。教学管理人员是系统的操作者,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保证。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很多模块都带有个性设置,与一般的软件操作方法不一样,管理人员通过实践积累才能掌握。如果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势必造成新管理人员无法很快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阻碍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a85e2bcaaedd3383c4d3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