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述评

2023-01-19 16:2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述评》,欢迎阅读!
女权主义,述评,国内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外女权主义研究述评

作者:张孟琪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6

【摘 要】从女权主义运动则可以看出,西方对女权主义的研究已经有段历史,在这段时间中产生了许多流派,而我国对国内女性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女权主义,历史短暂,著作文献相对较少。而我国目前致力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男女平等和谐发展。本文针对西方主要女权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及代表论著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女权主义的研究著作及译著进行了整理。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主张为我国中国共产党在女性权利、男女平等发展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女权主义;国外研究;国内研究

自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从西方世界开始勃兴,如今已遍及全世界,妇女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女权主义运动中,各大女权主义流派纷纷建立,在运动中表现得非常活跃。 1 五大女权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1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早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the Rights of Woman),1792年出版。她的哲学思想源自法国革命,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她认为,理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理性教育女性的结婚和生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选择之上。她对将女性排除在教育之外和否定女性理性能力的社会后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穆勒,他是唯一一位讨论过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原则的主要政治哲学家,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在1869年出版,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应当将启蒙主义用于女性,这种启蒙主义认为,一种体制唯一的存在理由在于符合理性。他认为女性的能力看上去确实低于男性,但这是长期的社会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 1.2 激进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激进女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利特(Kate Millett)在她的《性政治》(Sexual Politics一书中,引入了父权制的概念,并发展成为了激进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米利特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核心根源是付费全职,而非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父权制社会妇女的压迫是建立在父权文化基础上的,父权文化压抑了女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费尔斯通(Shulamith Firestone)的《性的辩证法》被认为是生理本质主义的代表作。费尔斯通的观点是:生育机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费尔斯通认为,两性的区别不必然导致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统治,是妇女的生育功能导致了两性权力的不平等,只有重建生育机制,妇女才能最终获得解放。

1.3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朱丽叶·米歇尔(Juliet Mitchell)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1966年发表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成为了妇女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她提出,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是通过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会教化四个领域来进行的。她认为这四大压迫结构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依存的。米歇尔提出了双系统理论的构架:非物质的父权社会系统+物质的资本主义系统,压迫妇女的根源则来自于这两个系统。她提出解放妇女的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以精神分析从意识形态上颠覆父权社会。另一位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如海迪·哈特曼(Heidi Hartmann)在其代表作《资本主义、男权制和性别分工》中同意米歇尔的观点。

艾里斯·杨(Iris Young)在1981年用《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反驳了哈特曼的二元制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不能分开,只有用一体化的概念范畴分析才能认清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本质,解释妇女受压迫的真正根源。 1.4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亚历山德拉·柯伦泰的《新妇女论》分析了妇女问题及相关思想的物质根源的,并由此认真详实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的阶级性和不彻底性。1966年,玛格丽特·本斯通在《妇女解放的政治经济学》一问中应用马克思的经济概念把家务劳动定义为生产的一种形式。 1.5 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伊丽加莱(Luce Irigaray)提出打破传统男性气质跟理性、普适性之间的联系,让世界听女性的声音。她从心理分析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观察女性问题,对自觉的理性主体表示怀疑,在她看来理性是男性的西方的单性意识形态。她表示在男权制符号体制里没有看到女性的差异,而女性的权益也没能获得法律和语言的保障。她主张创造一套女性的符号,同时强调且高度评价性别的差异。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女权主义的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西方女权主义及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研究。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女权主义的是李银河博士,她最开始进行了相当多的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出版译著了《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其中收录了西方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名女权主义理论家的经典论点,为我国对西方女权主义研究提供了素材。而在她的著作《女性权力的崛起》,主要介绍了西方女权主义的主要流派的论点;在《女权主义》中,李银河从社会学角度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观点、斗争模式、思想碰撞进行了系统疏理。

关于译著方面的书籍,早期是晓征和平林翻译的[]贝尔·胡克斯的《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从贝尔·胡克斯的作为黑人女权主义者的角度,讲述了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介绍了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权主义的蓝图。雷艳红译著简·弗里德曼的《女权主义》,探讨了女权主义的概念,关注女权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近期孟鑫译著的阿莉森·贾格尔的《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则从政治学的多个方面分析介绍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针对西方女权主义流派的研究,也有不少书籍,如何念著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女权主义研究》,以美国激进女权主义为主线,重点阐述了60年代美国激进女权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理论和具体实践,对美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以及70年代后所遭到的反击;张广利、杨明光著的《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主要介绍了后现代女权主义的兴起、五个理论响度、对现代女权主义的继承与超越及发展趋势;苏红军、柏棣主编的《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书中是整理的关于后学女权主义的论文;由段忠桥主编译著的莉丝·沃格尔著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

3 女权主义研究对我国的影响评析

女权主义在我国被称为女性主义,发展历史很短暂,而了解西方女权主义公平观的当代价值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积极意义。西方女权主义公平观的理论为我国发展男女平等提供了理论借鉴,为实践我国男女平等起了推动作为;为我国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平等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们党制定关于男女平等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5-24.(下转第243页)

(上接第174页)[2]陈洋,艳欣,艾丽丽,戴金玲.国内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67):234.

[2]李潇玲.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西方女权主义平等观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2. [责任编辑:周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fdfb97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