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岩 作文

2022-05-27 12:3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岩 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读书

读书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南丰县人,人称“南丰先生”,是古代杰出的散文家。曾巩小时候不仅聪慧过人,而且读书勤奋,记忆力惊人。他十二岁时作《六论》,一挥而就,语言精炼,章法奇巧,气势雄伟,受到欧阳修的赞扬和重视,从此名闻四方。他十六岁研究古人文章,如果发现超群拔萃的,便撰文与其作比较,细心揣摩。为了增长见识,青年时代的曾巩多年在外游历,足迹遍及祖国的华中和东南部。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等。在南丰,曾巩读书岩苦读的故事妇孺皆知,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

进入读书岩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水池,水池被一条石径小道一分为二,池内水不多,清水中游动的数十条小鱼清晰可见,池边石碑上刻有朱熹“墨池”手迹。相传,这是曾巩幼年读书磨墨洗笔之处。从“墨池”左边拾级而上,便是读书岩了。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柱陶瓦、油漆彩绘、檐牙高矗,民族色彩浓厚。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读书岩前景色秀丽、状观,树掩亭台,红绿相间,亭前蜜桔飘香,盱水迤逦而下,倒影如画,美不胜收。

站着“墨池”“书岩”前沉思,遥想曾巩当年,我想,他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幼年时在这里的苦读是分不开的。曾巩一生主要成就在于散文创作。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的散文平易简朴,别具一格,文字语言谨严明洁;论事说理,平实透辟。历代知名文人对曾巩的文章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说:“醉翁(欧阳修)门下土,杂逻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称道:“人之为言,必当如此”。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足见曾巩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而鲜为人知的是,曾巩其实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有四百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特别是七言绝句,清新雅淡,不乏佳作。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可惜只因曾巩的诗作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为人们所注意,使得后人有了曾巩能文不能诗之说。

从读书岩右边石径继续往上走十余米,便是曾巩纪念馆了。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及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并按年谱顺序介绍了曾巩不平凡的一生。通过参观图文并茂的纪念馆,我们从中又可发现曾巩性情耿介、清廉刚正的另一人生闪光点。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曾巩中进士后,历任越阁校勘,集贤校 出曾巩纪念馆,登上最高处的凉亭,放眼四放,今


日桔都南丰新貌尽收眼底。远处新城,高楼拨地而起,鳞次栉比,欣欣向荣;近处盱江,如一缕飘带,逶迤前行;而山下四处,南丰蜜桔满山遍野,桔香阵阵,美不胜收。在此抚今追昔,不由得不使人感慨万端。曾巩虽是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的一位古人,然而他那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的求索精神;他那为官守正不阿,清正廉洁,亲民为民,深得群众爱戴的人格品德,不正是我们后人要继承的最好财富吗?“南丰先生”曾巩,不就是我们做人、求学、为官的最好榜样吗?

曾巩读书岩(南丰)

南丰行() 曾巩书岩---刘继鹏

南丰曾巩读书岩图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16a2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