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功在千秋

2023-04-28 11:2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风传承,功在千秋》,欢迎阅读!
功在千秋,家风,传承

家风传承,功在千秋

家风,简而言之,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和作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代人追名逐利,无暇顾及。直至睿智的习总书记提出把家风放在重要的位置后。在现代社会中心无旁骛的追逐名利的我们才恍然回头,发现我们遗漏的宝贵财富。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司马光《训俭示康》“习其家风。”那么,家风具体是什么?有何用途?如何传承呢?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身世,殷实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而良好的家风也不能让一人一时一事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和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时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保国”四个大字,岳飞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清代名臣林则徐给后辈的家训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曾益其过。”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润物细无声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世代受益,优良的家风传承是中华文明星火相传、灿烂不熄的重要原因。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无关地域,亦无关父母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修养。贫穷家庭尚教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富家子弟也常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之训。在今天,很多人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估计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在信息膨胀的社会中自由生长,所带来的结果有时令他们难以承受,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是孩子的品格刚学步时的保护,能成就孩子的一生。而家风的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该灌输。小时候,你教他诚实守信,长大后,必奉公清廉。反之,小时候,你教他顺手牵羊,长大后必贪污受贿。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并薪火相传。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取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包拯严厉要求其后代不犯脏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正是有这样的家风,才会有包青天的千古美名。

在我看来,家风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平日与学生交流相处,体会尤其深刻。一个孩子聪明、勤奋、谦虚有礼时,那么他很有可能来自于一个家风良好的家庭,不一定富裕、不一定完美。但是他父母对他的教育一定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反之,每一位孩子性格上的瑕疵总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根源。社会上的案例也非常多,每一个令人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事件背后,都隐藏着家庭的问题和悲剧。溺爱、粗暴、放任和简单的教育方式都将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唯有良好的家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德行,才能有效的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因此,以利为传承,古代汲汲于名利;以德为传承,后代的不朽之名誉。

好的家风,像是一支有力的教鞭,鞭策着每一个孩子的行善;好的家风,像是一本厚厚的典籍,让每个孩子明白许多至理名言。好的家风,像是一支接力棒,是优良的品质代代相传。人少为家,人多为国家风即国风,家教即国教。因此,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功在千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19f0e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