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式”若水班级文化建设

2023-05-05 06: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主人式”若水班级文化建设》,欢迎阅读!
文化建设,班级,主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人式若水班级文化建设

作者:刘春燕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0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墙面生命,让墙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育人的作用。

一、若水班级文化建设的提出

我校从2011年开始课改践行,首先走访本土文化,挖掘地域资源。2012年我校在省督学李伟成主任、市教研室姚顺添老师等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学校顶层文化设计,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习善致远,构建尚善的办学思想体系,是依据槎龙村地域文化,同时切合学校地处石井河、学校古榕树多的地域文化特征,扎根家乡文化,吸取尚善若水精髓。 二、组织实施

在进行主人式若水班级文化建设时,我们首先邀请市教研室姚顺添老师到我校为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讲座。接着大队部认真地组织全体正副班主任进行培训。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显性的班级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隐性的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相信在座的各所学校都做得很出色,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学校仍然要在最核心这方面多努力实践。

在培训讲座中我们明确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布置:

1、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班级制度建设必须做到长抓不懈,因为再好的制度不能落实也只是空中楼阁

2、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实施全员班干部制度,让每一位队员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给队员树立一个正确的合作观——竞争是合作的动力。

3、围绕学校尚善教育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徽、班名、评比台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墙面文化我们遵循多元文化空间策略,有浸润心灵的心言心语“OK老师信箱存善心,说善言等栏目;有知识积累的读书笔记每周一首诗新闻焦点等栏目;有激励竞争的星星榜日进日新小组合作展风采等栏目。

4、设计有益的课间活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记得市教研室姚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一个特色班级的建设,他在一次评估中,巡视到一个米老鼠,学生在教室门外兴致勃勃地唱着《老鼠爱大米》,经过跟他们班的班主任交流,得知原来这个班的同学很喜欢《老鼠爱大米》这首歌,可这类歌不能进入校园,老鼠的形象也不是很正面,于是经过这个班主任的用心改编,把《老鼠爱大米》的歌词改一改,变成自己的班歌,把小孩子都喜欢的米老鼠变成他们班的班徽,这样子,学生都非常喜欢,孩子们爱这个班级,更爱这位有心思的班主任。这些都能给我们构建班级文化带来灵感。

5、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以及报刊量,发动学生每人捐一本书,共享50本书的活动。各班对图书角进行布置装饰,包括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或寄语,在图书角旁摆放队员们自己从家中带回来的绿色植物,学习绿色植物精神。以此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全体队员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6、精心装点教室,营造若水的氛围。发挥每一位队员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班级布置,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形成班级良好的文化环境。对班级图书角、宣传栏、黑板、卫生角、教室墙壁、教室走廊进行环境的布置。

7、人文化关怀策略。用微笑等细节增强师生的亲和力,传递若水文化。微笑永远都是拉近师生距离,表示关爱之情的最好方式。

培训之后,我们采用 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的方式,让部分优秀中队辅导员根据尚善教育进行班级文化设计。从典型全面 行政带领全体中队辅导员走进这些示范班进行参观学习。

三、实施效果

经过培训学习,其他中队争相仿效,各中队辅导员尽显她们的心灵手巧,标榜示范作用既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也带动和影响了其他老师。课间我们都能从这些班级的课室内外看到队员们那忙碌的身影,有在教室后面墙壁上的果林区加分,有在教室外面给植物浇水、照护。这变化不仅让队员们学会坚韧、顽强的绿色精神,而且能使课间活动变得更有意义和安全。

幽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教室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实践告诉了我们:在学生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进行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应该说,多元的教室文化,可以让孩子自由探索,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小教室亦能发挥大空间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槎龙镇泰小学 广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24a9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