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毛概论文)

2022-04-26 20:2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毛概论文)》,欢迎阅读!
资源节约型,友好,意义,重要,环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学习资料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发展大趋势的要求。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之争、科技之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1、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

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1)我国资源相对不足。水、耕地、电、石油等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

2)资源消耗高浪费大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美国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比国际平均水平高5倍;创造万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

3)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

3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着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10倍。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1927万吨,居世界观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经济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资源和环境作保障。我国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6df422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