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梨花颂》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2022-10-20 05:0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歌曲《梨花颂》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欢迎阅读!
梨花,特征,演唱,艺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歌曲《梨花颂》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作者:吴艳萍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4

要:《梨花颂》是一首经典的京歌作品,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乐曲融合了传统民族唱法与京剧梅派唱腔的特点,曲风委婉却又不失大气[2]。《梨花颂》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想要完整的对这两首曲子进行二次创作,就必须对作品情感表达与曲式结构有着充分的了解。因为关于这两首作品的资料相对匮乏散乱,导致许多歌者在做再创作前的准备时无从下手,所以本文将对自己和其他学者的理解和观点作出整理分析,希望能够为演唱这两首歌曲的歌者提供参考,这也将是本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梨花颂》 艺术特征 演唱

歌曲《梨花颂》出自新编京剧《大唐贵妃》,是其中的主题曲,由作曲家杨乃林作曲,翁思再填词创作出,是一首典型且经典的京歌。唱腔应用了京剧中最主要的声腔之一,二黄调[1]。二黄调的特点为,稳定、厚重、深沉、平和,是时长应用于抒情唱段的唱腔,同时加入了梅派唱腔的特点,委婉却不失大气。

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言简意赅、合辙押韵,寥寥几句歌词便概括了全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毫不匮乏。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表达了剧中的大唐贵妃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都是爱好梨园、喜爱曲艺的人,为剧情内二人的情感阐述打下了基础。而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一句说明了杨贵妃对玄宗的用情至深。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这一句描写了杨贵妃沉鱼落雁的美貌,哪怕是玄宗一国之帝王都无法抗拒。本文研究的是姜哲新配钢琴伴奏版的《梨花颂》,他杰出的创作能力使得这一版的《梨花颂》既具有京剧民族感的特性,又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作曲手法,这种中西结合的曲风也体现出了国粹所具有的兼容性。 歌曲《梨花颂》的音乐特征

歌曲《梨花颂》在曲式结构上属于单一部曲式,是完整的曲式中规模最小的一种结构。《梨花颂》采用民族调式 A 宫调。 结合曲式进行音乐本体和演唱分析:

乐曲前奏部分采用了旋律先现的手法,将主旋律主题乐句弹奏一遍,起到了引导观众的作用,同时对表演者起到确定调性音高的预备作用,也给予表演者一个起范儿的准备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9964b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