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全诗解释一年级

2022-12-28 21: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朗月行全诗解释一年级》,欢迎阅读!
全诗,解释,年级,古朗月

古朗月行全诗解释一年级

古朗月行全诗解释 一年级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风格。开元十三年( 725),李白出蜀,远游成都、峨眉山,然后东下至当涂,再向南到了云梦,接着由安陆、应山到达舒州,最后到达了扬州。此时李白已经四十多岁了。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这是一首著名的写景诗。这首诗描写了儿童们对月亮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夜晚围绕在月亮周围,又抬头看着那圆圆的月亮,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自己以前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月亮,而且今天晚上的月亮比以往看到的还要好看、还要明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一年级古诗《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译: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1 -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一年级古诗《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二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前六句写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只觉得它像白玉盘。第二层从“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到结尾。中间十二句先用“小时不识月”与“呼作白玉盘”两种前提做对比,后用“疑”做转折,反映小孩子对月亮逐渐认识的过程。第三层从“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到“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最后两句说白兔捣的药成了仙丹,问它给谁吃呢?表现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这首诗把读者带入一个纯洁、美好的境界,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这首诗大声地读一遍。

一年级古诗《古朗月行》作者简介:李白( 701年- 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61岁。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b5281e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