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

2023-01-04 12:05: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欢迎阅读!
正方形,长方形,下册,单元,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通过拼摆、测量和简单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由此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探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不断丰富解决有关图形与几何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教学面积的含义,常用面积单位及其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本单元内容及其前后联系如下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大体分四段安排:第一段,教学面积的含义,学习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第二段,教学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学习用有关面积单位直接计量或估计简单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第三段,探索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第四段,运用对面积单位含义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探索并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学习简单的换算。此外,还安排了两次练习和一次单元复习。本单元内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方


形的面积公式既是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前提,同时也是今后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另一方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体现了面积的直接计量向间接计量的过渡,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形成解决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的一般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面积概念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面积概念的抽象程度要比长度概念高一些,确定面积大小的方法也不像确定长短那样简便易行。此外,学生先前已经建立的长度概念也会对面积概念的建立造成一些干扰。因此,面积概念的建立和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自然也就需要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和活动过程中逐步明确认识、加深理解。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

1.注意结合具体实例引出概念。如通过比较黑板面与课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通过用课本、文具盒分别测量课桌面的大小引出学习统一的面积计量单位的需要。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数学概念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利于他们把握概念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能使学生更为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参与获得概念的过程。

2.重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如初步明确“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含义后,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一比、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或1平方分米;在认识1平方米后,考虑1平方米比较大,就让他们在地面上用41米长的直尺围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试试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和感兴趣的活动,帮助他们具体感受相关面积单位的大小,使相关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在他们的头脑里留下清晰的印象,既为学生乐于接受,又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3.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教材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他们在摆、量、想的过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则利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的理解,引导他们通过合乎逻辑的思考,类推出来。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愿望,而且使得公式探索的过程更加生动,也更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0dcf02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