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句——《闻雁》

2022-07-23 04: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乡的诗句——《闻雁》》,欢迎阅读!
思乡,诗句,闻雁》



思乡的诗句 闻雁》

《闻雁》原文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闻雁》作者简介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 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人。 一说卒于贞元九年 (793)

15 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 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 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

贞元七年退职。

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代表作有《观田家》。

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 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 ”白( 易《与元九书》 )

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耐人寻味。

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舟自


”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 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

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 的影响。

此外,他偶亦作小词。

今传有 10 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 10 卷本 《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做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 ”。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韩洽,生卒年不详,明末遗民。

字君望,南直隶苏州府长洲 今江苏苏州 人,韩世正之孙,郡诸 生。

早年结社依园,与顾迂客、徐柯等号称依园七子 ”。 性简亢绝俗,闻明亡,他自沉泮池,被家人救起,于是终身不 娶,隐居阳山,足迹不入城市。

汤斌抚吴,三造其庐不见,竟穷饿而终

闻雁》简介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 任滁州刺史。


首夏离京,秋天到任。 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 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 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

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 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 ;暗夜沉 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

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 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

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 怅惘之情。

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 的雁叫声。

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 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 ”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 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 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 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

矣。 ”沈(德潜《高诗别裁》 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1113dc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