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顾全)

2022-04-04 20:0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顾全)》,欢迎阅读!
顾全,务工人员,就近,外来,入学

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顾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我市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大批务工农民涌入我市,为我市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享受到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要做到教育起点公平,还需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城区校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 1、城区校舍不足,乡级校舍闲置。我市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逐步流向城市,城市学校带来很大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产生乡校闲置的现象。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来务工人员剧增,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小学初中生就学难尤其突出。大班额现象突出,有的学校班学生人数高达100人。

(二)学生人均用地、绿化面积等指标低下,未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 (三)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还须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统筹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

1


1科学规划。根据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缓解城区、集镇学校的招生压力。我市部分乡校校舍闲置,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议将这些闲置学校可以由城区学校实行“一制多校,名校领办”的管理模式,如由内江六中,资中二中等领办几所乡镇初中,统一招生,统筹安排教师和学生,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规范管理,因材施教,让务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工作。

2、民工子女评优考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实行混合编班教学。混合编班是“和谐共进”的基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让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有计划的预留标准化的学校教学用地,把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到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中.

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学校布局新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校园。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民工子女就读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其义务教育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为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创内江教育新辉煌。

二〇一四年二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24fc20b7360b4c2f3f64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