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3-01-04 11:02: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欢迎阅读!
自主,培养,能力,学习,学生



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获得的知识。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伙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语文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教育引导者。学生的和教师的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在学生的一生中显然重要但是相对短暂,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受用的本领。将来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在教授新课前,我会布置一定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有目的的看书。当老师讲新课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来说,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古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课后复习也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知识的过程。因此,每上完一堂课我都得要求学生及时地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刚学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及时且适当的复习,有助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易遗忘,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习兴趣表现为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喜爱,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主动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并且




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毅力。而那些漫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是很被动,学习不专心,对待学习任务敷衍了事,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运用进行问答,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跨进校门后,我们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书本的框框里,我们要让学生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开拓创新。因此,再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大意,自主学习探究找出相应的答案。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获得知识的喜悦。



三、激发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联系生活学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让学生树立语文观。学习语文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语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语文,要学会观察和发现周围的事物,捕捉生活中的语文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对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7a58d7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