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2023-02-26 22:0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欢迎阅读!
教学法,尝试,模式,基本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应用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由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复杂(有代数、平几、立几等),教材特点不同,因此 操作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应该按照"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灵活变通。根据目前教学实践的情况,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 采用通用的基本操作模式

(二) 按照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操作模式运

作,特别适用于初中阶段,教材内

容较为 简单的课题。这种做法,便于同小学数学教学相衔接,使小学生升入初中阶段有一个适应期。课堂结构可采六段式结构,每节课时间,中学比小学多5分钟,可增加"进行新课"这一段。新授课的结构如下:

(一) (一) 准备练习 (5分钟左右) (二) (二) 导入新课 (2分钟左右)

(三) 进行新课 (18分钟左右)

(三) 1.出示尝试课



2.自学课本

3.尝试练习

4.学生讨论

5.老师讲解

(四) 试探练习(8分钟左右)

(五)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六)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应用上述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注意,可把六段式结构作为基本框架,根据中学 数学教学的特点,灵活应用。江西修水县大桥区中学吴天益老师把尝试教学法五步基本程序合并成三步:设疑 尝试 释疑。

(四) 1)设疑:把准备练习、导入

新课、出示尝试题合并在一起,作为设疑阶段。这一步是尝试的准备阶段,经旧引新,铺路架桥,创设情境,设置疑阵。

(五) 2尝试: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

合并起来称为尝试阶段。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这一步。先自学课本还是先尝试练习主要看教学内容来确定。以概念为主的内容,可先学后练,让学生先通过自学课本,尝试理解概念,然后再尝试练习;


以应用为主的内容,则可先练后学,先尝尝"梨子的滋味",再自学课本检验自己是否尝试正确。

3)释疑:包括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两步,这两步呈交叉状态。学生经过尝试练习,有的虽会解题但说不清算理,有的一知半解,有的遇到困难,这时应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随之给予画龙点睛的讲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813b0346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