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成功经历

2022-05-18 17: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残疾人创业成功经历》,欢迎阅读!
残疾人,经历,创业,成功

残疾人创业成功经历



广西桂平卢忠全身残志坚开办的竹签厂的励志创业故事

他,右脚残疾,却从不轻言放弃。30年来,打工、办厂、种树,创业路上永不停步。如今,他开办的竹签厂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还安排了55位残疾人就业,让这些残疾人自食其力,找到了生活的尊严。他,就是广西桂平市木根镇中盛竹制品加工厂老板卢忠全。

来讲述卢忠全自食其力,身残志坚的励志创业故事。

2021730日,记者一行前往该镇木根村古城屯采访卢老板。走进屯里,只见道路两边环山绕水,溪流旁翠竹成行,满眼绿色。走进该厂,这边竹子堆满空地,一台台机器轰隆隆地运转着,一根根牙签整齐地从机器里滑出,新加工出来的牙签、竹签装满了纸箱,正等待打包外销;那边正在发放工钱,几位残疾人员工拿着工资,笑不拢嘴,厂房里笑声一片。 身残志不残

卢忠全是木根镇古城屯人,今年52岁,五、六岁的时候不慎摔入水坑摔断了腿,在水坑里泡了几个小时没人发现,天黑之后,家人才在水坑里发现奄奄一息的他。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导致他右脚残疾,走起路来一拐一瘸的。但长大后的卢忠全,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卑,而是勇敢的面对现实,笑对生活。

1984年,二十出头的卢忠全看着年迈的父母和贫穷的家庭,决心要改变命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前往广东“闯世界”。

由于身体的缺陷,卢忠全找了几个厂家都没有人愿意接收,只好到一家砖厂打工。砖厂的老板看着他瘦小的身板和瘸着的腿,眼睛充满疑问:“砖厂这活,你干得了吗?”卢忠全胸脯一拍说:“让我试试,干不好,我不拿工钱。”老板被他的勇气和热情感动了,决定留下他。在砖厂里,他和普通人一样,挖泥、推车、打砖、垒砖、烧窑,从不拈轻怕重,甚至比正常人干得更加卖力。老板看着这个年轻人,暗地里认可了他。卢忠全平时除了干活,还向砖厂的师傅学习制砖、烧窑等技术,遇到不懂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师傅被他求知的热情所感动,把技术倾囊相授。经过三年的摸爬滚打,卢忠全不仅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砖场老板、师傅的认可,更学得了一身本领。1987年,他通过各种关系,拉起了自己的施工队伍,做起了工头,专门为砖厂提供劳动服务,在这里,卢忠全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想起这段经历,他说:“身体的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只要坚强面对,舍得付出,就会有收获。” 创业路上不停步


1993年,卢忠全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开办自己的砖厂。当时他在广东已经站稳了脚根,每年有着不错的收入,日子过得挺滋润。自己办厂面临着未知的变数和风险,家里人都劝他谨慎选择,但卢忠全决定干下去。由于资金不足,他先与他人合伙在木根镇办起了一家砖厂。经营中,卢忠全管理到位,讲诚信,砖厂很快盈利。1996年,卢忠全又和朋友到柳州柳北区新开一家砖厂。正当卢忠全信心满满的时候,柳州的砖厂因为另一位合伙人的问题,生意越来越差,不断亏损,最终关门了事。卢忠全一下亏了几十万元。

面对困难,卢忠全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果断转行。2021年,当时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了板材加工的发展,卢忠全来到梧州市的蒙山县、藤县一带,与他人合伙承包山地种植速丰桉。在承包山地的过程中,他看到山岭上有许多竹子,因为需要清表而被砍伐烧掉,殊为可惜。何不利用这些竹子来加工竹签?说干就干,他立即买来机器,租借场地,2021年,在蒙山县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然而,办厂的曲折却超出了他的想象。先是有村民看到卢忠全赚了钱,萌生了“拦路打劫”的念头,不断伸手要钱,后来工厂用地又因为权属问题发生了纠纷,导致他的竹签厂没办法正常生产。而这时,他已经在厂房建设上投入了30多万元。雪上加霜的是,他个人承包的1500多亩山地已经清了表,炼了山,开好道路,正打算挖坎种树,村民却单方面撕毁合同。这样一来,除去竹制品厂的利润,卢忠全在蒙山总共损失27万元左右。回想这段经历,他说:“异地创业辛酸多。”

但这并没有阻止卢忠全创业的步伐。2021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卢忠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把竹签厂搬回木根镇,再次创业。他的决定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残联部门的支持。桂平市残联对其扶持两万多元的创业经费,并积极向上申报,最终,他的竹签厂在20217月被列为桂平市“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并获得上级扶持资金40万元。 残疾人自强不息创业成功的故事

回乡创业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江苏宿迁的宿城区屠园乡,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他自强不息、创业成功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他叫杜云山,文汉资通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主要生产电脑视频线、音频线等,年产值逾千万元,带动就业百余人。

当初,杜云山初中毕业,家中兄妹较多,父母身体不好,自己还因麻痹症一条腿残疾,平时要依靠一根拐杖才能正常行走。由于家境贫寒,身为家中长子的杜云山,主动放弃学业,挑起养家的重担。

到苏州打工,由于身体残疾,很难找到工作,通过老乡的介绍,才得到一个试用的机会,不会做的活,他主动学,偷偷学;会做的活,他总是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杜云山就由一名普通操作工成为一名流水线的管理员。四年后,杜云山带着多年打拼积累的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屠园,创办油嘴厂。经过2年的打拼,油嘴厂便由5名工人发展到30名,业务遍及周边县区的机械厂,固定资产发展到80多万元。


“当时我进入苏州一家外资电子厂,刚到的时候,由于我身体残疾,员工对我歧视,认为我不能干这份工作,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干下去,工作、生活中我吃了很多苦。”杜云山回忆起自己打工的日子。

现在的杜云山一有空就下车间和员工们亲切交谈,看看流水线,检查产品,对新员工总是手把手的教技术,他常说以前刻苦学来的不能丢。

他们下班了,我却继续加班学习技术,不懂的去问老员工,查技术书,每天都这样坚持,平时运用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车间流程全部学会了。 2021年,杜云山看出了电子产品周边配套市场的前景,卖了油嘴厂,筹集了100多万元资金,于2021年与同学共同注册成立了宿迁市文汉资通配件有限公司。工厂全部投产后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到800万元,解决劳动力600人左右,带动百余名周边群众就业,月工资1800——3000元。

我下一步打算要扩大经营,现在已经和常州一个电子厂谈好了,就是今年10月份启动电机滤波器项目,需要扩招300多个员工。

作为回乡创业人员,杜云山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忘带领周围的群众提高收入。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回报社会等活动。

我要回报社会和地方百姓,我一个人富了,要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过上好日子。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b0e2c36e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