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雅书评:雪豹悲歌

2023-03-11 09:5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雅书评:雪豹悲歌》,欢迎阅读!
雪豹,悲歌,书评

雪豹悲歌



如果把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按照动物与人的关系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动物基本不受人类干扰,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野外;第二类受到人类较多的干预后重归自然;第三类是完全受到人类的干预、养育甚至统治,再无重返原野之日。《雪豹悲歌》就属于第二类,故事中的主角——雪豹在人类养育下从半岁成长到一岁半,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重返自然后无法弥补这段缺失,演绎了一场生存悲剧。

这只雪豹名叫雪妖,半岁时落入陷阱被人类捕获,一岁半时被“解救”要放回山林。当然放归者考虑得也很“人性”,知晓就这么冒冒失失地直接把雪妖放回自然无异于置它于死地,于是先进行野化训练。可是人类所能进行的野化实在太有限了,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对雪豹的态度极其恶劣,割断它与人类依恋的感情,把它由眷恋人类改变为憎恨人类,为它回归自然打下感情基础。其次是对它进行行为训练,在这一点上人类其实是无所作为的。有哪一个人能够亲自示范带领雪豹去潜伏草丛、嗅闻气味,再以雪豹的速度扑向猎物,跳上羚羊背,咬断羚羊喉管,啖其肉、饮其血?人类所能做的只能是减少投喂的食物,逼迫雪豹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铤而走险,主动捕猎。

可是一头动物在不具备捕食能力的情况下,只有捕猎的愿望是不能让它填饱肚子的。雪妖不懂得捕食的诀窍,总是过早地暴露自己,即使追到猎物后也不得要领,不能一招毙命,错失捕猎良机。反复的失败带来的负性反馈让雪妖丧失了捕食的热情,它放弃了主动捕食的


机会,开始学会因地制宜,将就现实的策略,不再努力了。宁可忍饥挨饿晒太阳,也不再为填饱肚子拼搏了。

继续减少投喂食量,危及了雪妖的生存,逼得它不得不想办法了,可是它的能力还是不够,怎么办呢?雪妖学会了乞讨和打劫,它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选择了豺狗作为自己的打劫对象。豺狗也是第一次遇上这么不思进取、不知廉耻的雪豹,惊异之中让雪妖反复得手,固化了雪妖的乞食模式。放归者看到了雪妖的打劫过程,重新伸出援手才得以让雪妖苟延残喘。至此野化训练基本以失败而告终。

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雪妖遇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北斗母豹。北斗母豹在养育三只幼豹的同时毅然接纳了雪妖,开始带领它学习如何捕猎。因为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雪妖进步的速度很慢,但母豹的爱心是天下最好的鼓励,雪妖慢慢在弥补缺下的课程。

母豹因为同时要哺育三只幼豹,无法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雪妖身上,雪妖自私的内心萌生了杀机,它趁母豹不在家中时残忍地杀害了弟弟妹妹,意图霸占全部的母爱。母豹发现三只幼豹被害后本欲置雪妖于死地,最终因血缘亲情放了雪妖一条生路,只是从此放弃了雪妖,由它自生自灭。还没有掌握捕食本领的雪妖故伎重施,又去打劫豺群,最终落了个被残忍杀害的结局。

悲剧的收场让人浮想联翩,心中迸发出无数个“假如”挥挥手,让这些“假如”都飘走吧。回到当下,我们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所感悟?哺乳动物因为高级,幼稚态延续得比较长,后天学习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它动物。在这个过程中,双亲要花费大量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c9aed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