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场”的“STEAM梦想+”课程

2023-01-19 13:5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学习场”的“STEAM梦想+”课程》,欢迎阅读!
基于,课程,梦想,学习,STEAM

基于学习场“STEAM梦想+”课程

作者:王雄云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0年第09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通过对中外STEM教育研究文献梳理,结合我国小学SETAM教育的特点,基于学习场构建的校本STEAM课程基本框架,并开发了实践项目案例。

现行STEAM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移课堂失真将国外平移课堂引进国内,围绕一个项目的教学活动看似热热闹闹,而一旦项目结束,这股热潮很难持续,学生缺乏深度学习。

教学设计失情STEM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往往是在学习人家怎么做,而缺乏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的客观分析,活动设计往往脱离生活实际,存在着在教室中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缺陷。

课程失体系现行STEM教学以项目学习为主,并没有结合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来建立校本特色的STEM课程体系,缺乏规划和持久性。 概念界定

学习场 学习场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围绕“STEAM梦想+”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五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教育的映射;二是围绕“STEAM梦想+”创新课程学习加强与自然、社会、文化、学习者的关系来构建课程学习空间生态场。

STEAM梦想+课程 指基于学习场构建的校本STEAM课程,包括STEAM梦想+基础课程和STEAM梦想+创新课程两方面内容,旨在积极通过STEAM梦想+课程体系建设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有创新、有态度、有未来的全新教育模式。 课程建构

构建“STEAM梦想+”课程目标 STEAM教育對跨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把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一 是培养孩子成为有目标的人”;二是培养孩子成为探索者”;三是培养孩子成为沟通者”;四是培养孩子成为问题解决者”;五是培养孩子成为动手者


建构“STEAM梦想+”课程内容 一是围绕映射场整合飞梦教育课程中特色课程,形成“STEAM梦想+”基础课程,包括:STEAM课程以航空航天校本课程为载体,整合学校原有科技模型制作课程和科技训练竞赛项目,开发符合本校和学生特点的、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航模海模探梦主题课程;STEAM课程以信息技术为主的VR航天教学实践课程为蓝本,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搜集处理信息、沟通表达等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STEAM课程整合了3D打印、DIY制作、艺术设计、简易工程建模等知识以创意为主的艺术设计课程。二是围绕生态场开发梦想+”创新课程。梦想+”创新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并确定六个年级共12梦想+”项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体验、实践、规划、创造,旨在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有创新、有态度、有未来的全新教育模式。

“STEAM梦想+”课程实施 围绕学习进阶,分层分类设计与自主选择。利用探究性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设计的教学、基于证据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对核心概念、内容结构、知识演变路径的理解,打造“STEAM梦想+”课程实施校本特色。一是教学方式创生。增加学生操作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尊重每一个人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围绕着四条线索,即与自然、与社会、与文化、与学习者自我的关系来构建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明显特点。二是教学内容创生。以梦想+”项目式学习为主的十二次实践课程是每位学生都要参与的必修课程。以年级为单位,在同一主题下,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方向,组成小组团队进行深入研究。以社团为载体的STEAM基础课程,每位学生可以在每个学期内分学段自由选择课程走班,利用课堂时间体验和学习STEAM课程。课程自主选修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还能选择自己所专长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 建构课程评价标准 “STEAM梦想+”课程的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设置真实情境的各项活动中去。在一个个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在”“考察”“”“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智能个性。在评价中,采用等级和学分两种方式进行评价。其中等级又分考级和评定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等级考试,并根据作品呈现、交流汇报、展出展览等形式给予相应的等级。

实践证明,我校基于航空航天特色,开展STEAM课程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首先,学校的航空航天馆被评为拱墅区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学校在区科技节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三连冠,并代表拱墅区参加了杭州市青少年科技节比赛,个人、团队均取得十分出色的成绩。同时,学校在中国航空学会的指导下创建的飞梦网平台上举办了多届全国性活动,带动了一大批对航空航天感兴趣的学校、学生的成长。其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转变育人模式,推进学校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合作、探究的精神得以展现,从知识学习向能力提升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单科知识学习向全科知识运用转变。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cc5bea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