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嫦娥奔月神话故事

2022-11-15 15:1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嫦娥奔月神话故事》,欢迎阅读!
嫦娥奔月,神话故事,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嫦娥奔月神话故事

作者:潘富莲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1

要:嫦娥奔月的原因说法众多,多集中在失望窃药智斗逢蒙两种。本文试对这两种说法加以对比分析,挖掘当中的女性反叛意识。 关键词:嫦娥;故事

中图分类号:I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4-02

中秋节总免不了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月亮里住着美丽哀愁的嫦娥,一只可爱的玉兔捣药,吴刚辛勤的砍桂花树,这样的场景无数次的被老人们提及。

嫦娥奔月故事中主要有嫦娥、玉兔、药、吴刚、桂树五个元素,它们各自代表了月亮的不同面。从这个神话形成的年代来看,上述六元素很可能是逐渐添加到月亮的象征体系中来的,因此出现了叠加、复合的状况。中国的神话体系向来以破碎、杂乱著称,往往同一神话有着各种说法,如龚鹏程所言,其中难有系统,这些歧异,根本是不可定之是非。学者各执一词,各定谱系,而矛盾缺误,皆在所难免。嫦娥奔月已是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但是,嫦娥为什么要奔月?传说她是吃了仙药后飞升上月的,这仙药何来?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是失望窃药说,另一种是智斗逢蒙说。我们对这两种说法加以分析。 一、故事人物来源

据考证,后羿这个神话人物,有两个人物原型,一是上古时期的射九日的大羿,一个是夏朝有穷国的国君后羿,部分学者认为传说中的后羿是抽取了后羿、大羿的特征而融合成的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羿是帝俊派下来为民造福消除祸患的天神,但他射十日,而这十个太阳恰是帝俊之子。帝俊无法接受羿射杀自己儿子的行为,对他极为不满,冯珧利玦,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帝俊的不满,连屈原也对此表示疑惑不解。《随巢子》:幽厉之时,奚禄山坏,天赐玉玦于羿,遂以残其身,以此为福而祸,羿被贬为凡人。夏朝太康时代,夏太康是大禹的后代,是个昏君。后羿因射九日、平三怪,为百姓消除了灾难,百姓奉他为王,他领导推翻了太康的统治,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统治着南到长江、东起辽东、西迄陇西的广大地区,成为国家首领。天下太平后,他渐渐地骄傲自满起来,不问国政,经常到山中打猎为乐,把国家事务都委托给了宰相寒浞。成为凡人的羿,为逃避死亡的威胁,于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其实是盗取了西王母的不死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嫦娥奔月神话汉代形成于汉代。嫦娥形象的生成,经历了从蛙神——女娲——娥皇、羲和、常羲——嫦娥这样一个过程,她同后羿没有任何联系。但到了汉初《淮南子》等文献中,他们就变成夫妇关系了,并流传至今。 二、流传的两种说法 (一)失望窃药说

不死药是怎么到嫦娥手里的呢?根据窃药说,后羿拿回不死药后,并没有交给嫦娥保管,这可以从李商隐最有名的那句诗里看出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凭什么这么说嫦娥是的呢?《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不死药是嫦娥偷来的。这么来看,嫦娥是无法忍受后羿成为国君后不务正业的变化,加之后羿有不死药还对其隐瞒,失望之极,才偷药独自奔月的。

嫦娥偷药还有一个原因,据《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故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雒嫔,水神,谓宓妃也。宓妃似与羿有感情的纠葛。因后羿射日受到牵连,嫦娥被贬下凡,失去永生的权利,本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满情绪,加之失望和失恋,嫦娥窃药独自奔月,也就情有可原了。

民间也有关于嫦娥奔月后夜夜思念后羿,命吴刚砍桂花树、玉兔捣药,早日制成不死药,夫妻团圆的版本。如果嫦娥当年是对后羿失望之极独自偷食不死药飞升的故事成立的话,她应该不会再去后悔,即使是后悔,也不会再去造不死药以期夫妻团圆。她偷不死药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回头。这就令我们想到,她应该不是因为失望而窃药的,另一个版本由此产生。 (二)智斗逢蒙说

后羿射十日称王后,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淮南子·外八篇》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嫦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这则故事中是后羿把药与嫦娥,即存放在她处,不是嫦娥窃药。嫦娥吞吃不死药,是因为一个反面角色:逢蒙,正因为他要窃取不死药,还要加害于嫦娥,嫦娥是迫不得已独自吃了。在鲁迅的小说《奔月》中,逢蒙是以一个背叛老师的形象出现,他忘恩负义,把后羿当年除掉封豨修蛇的功绩都揽到自己头上,到处宣扬,还在路上截杀后羿。

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奔月之后的嫦娥,依然反叛着自己不信的命运,她不甘留在寂寥的广寒宫,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三、两种说法的比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e35b5b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