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理论之比较

2022-07-27 10:1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理论之比较》,欢迎阅读!
柳宗元,韩愈,古文,创作,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理论之比较

作者:王学群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4

摘要:韩愈、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们所持的古文创作理论有相似之处,但仔细对比之后,两人的古文创作理论其实有着一定差别,本文通过分析比较韩、柳两人古文创作理论,分析两人理论相同与相异处,为我们深入理解古文运动提供一定裨益。 关键词:韩愈;柳宗元;创作理论;相异

韩愈的古文创作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古文创作中强调文以明道的思想。韩愈旗帜鲜明的提出反对空洞无物、形式雕琢华丽的骈文,而倡导写作古文为主的语体散文。这种古文在内容上要言之有物,注重实用。韩愈在《争臣论》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答尉迟生书》中又说:愈又敢有爱于言者,抑所能言者,皆古之道。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为明道,而不是为文而文,所以必须有充实的内容。以明道的具体内容,是指孔孟儒家的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它反映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要加强有益于群体、社会的道德品质修养,讲求人品与文品的统一。

其次,韩愈主张不平则鸣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下文它列举了历代文人的善鸣者,大部分是在世时不得志的文人,因此,不平则鸣是封建时代受压抑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更为可贵的是,他特别指出真正有了不平善鸣,不是志得气满的王公贵人而是羁旅草野之士。他在《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韩愈的不平则鸣思想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挥,而且对后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想传统。

三是务去陈言文从字顺,当时的文坛风貌表现出气衰、文弱、辞弊的不景气现象,文人机械模仿前人语言,陈陈相因,韩愈为扭转文坛风气,特别强调写作时要在语言上要有独创性,决不能因袭拟古,他在《答刘正夫书》中说学习古文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在文字语言方面,要求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具体地讲就是语言要适应于表现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从而达到辞事相称

最后,韩愈发展了孟子的文气说。韩愈所说的气与言的关系就是仁义道德修养和文章之间的关系,他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所说的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0e8fa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