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畅销走到常销

2023-01-04 03:3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畅销走到常销》,欢迎阅读!
畅销,常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畅销走到常销

作者:陈一静

来源:《出版广角》2014年第05

演员出书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演员出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除了展示全能,更多是为了拉拢人气,或者演员迟暮之后的孤寂过往,也或者是演员正在历经的潜规则故事,而这些正是当前混乱现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作品。读者有时候看的不是书,看的是演员的人气和面子;读的不是演员的书,而是读演员的私生活怎么过。

2012年年底公布的第七届作家富豪榜的名单中,陈坤的名字格外耀眼,他成为榜单创办至今,首位上榜的演员。更令读者惊讶的或许不是陈坤能登上这个作家富豪榜,而是他的作品《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不是有关他的演员生活记录,只是一本旅游成长随笔。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书里,陈坤以质朴真挚的文字,动情自述从出身贫寒的北漂青年一夜成名到找回自我,继而重新上路的成长历程,并记录他带领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行走西藏过程中,对生命的点滴感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创下30万册销量的佳绩,在出版界引起轰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走红之后,更像是揭开了旅游随笔畅销书的大幕,在接踵而至的2013年里,旅游随笔类遍地开花,例如,《走吧张小砚》《不去会死》《三十岁的成人礼:搭车去柏林》《猫力乱步》都在图书市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现今,旅游随笔图书毫无疑问将持续引领大众图书阅读的热点,一方面得益于大多文笔清新励志;另一方面则是营销战略更容易直击人心。回顾《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营销过程,从畅销火爆到持续常销,笔者认为有三个关键点尤为重要。 明星效应,声势营销

2011年,淡出影坛17年的的林青霞以一本《窗里窗外》散文集,重回人们的视线,这本图书堪称2011年图书市场的亮点之作。《窗里窗外》在中国香港书展一亮相,即引发媒体、读者、粉丝集体聚焦。该书不仅在香港热销,内地首版20万册还未开印,即被网店、实体店抢订一空。这样的明星图书,为陈坤《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出版树立了标杆。演员出书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演员出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除了展示全能,更多是为了拉拢人气,或者演员迟暮之后的孤寂过往,也或者是演员正在历经的潜规则故事,而这些正是当前混乱a现状中最受观众欢迎的作品。读者有时候看的不是书,看的是演员的人气和面子;读的不是演员的书,而是读演员的私生活怎么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次一改市面演员出书题材的传统惯例,全书用陈坤的号召力来鼓励年青人不畏困难,并且在图书出版前期就奠定了励志的宣传主调。

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出版前期,出版社就通过网络、纸媒、视频多重渠道铺垫陈坤在行走西藏的过程宣传,吸引陈坤的粉丝,预热《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出版。在前期的宣传过程中,出版方一直强调《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不只是一本明星写的带有自传色彩的书,更是一个在世间行走的人老老实实的心灵告白,你可以读到陈坤的挣扎,陈坤的茫然和转化。这些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期的针对性宣传,让读者不仅对陈坤好奇,更对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这本图书好奇。在前期的营销宣传中,华东师大出版社通过网络制作宣传专题,不仅《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选载试读,还有陈坤的个人视频。在视频中,解读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背后的故事。2011年夏天,陈坤的东申童画公司是如何组织运作的第一个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1+N去西藏。在报名参与的上万名大学生中选拔出十人,由陈坤亲自带队,走进西藏。感受在挑战身体极限的行走中获得的正面能量。陈坤相信,专注的行走是与心灵的独处,平静下来才能看清自己、观照内心。并通过分享,把这种最朴素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通过这场正能量的旅行,陈坤不仅让那些粉丝们看到他是一位称职的演员,还是一位行者。有了文字材料的宣传,也有视频的解读,让《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在没有出版,就在读者圈中传开,为图书上市铺平道路。 签售连场,直面营销

如何将这本充满力量和阳光的图书,带给读者呢?这是我们营销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了前期的媒体宣传,现场签售那是必不可少的。陈坤作为明星,在国内影响力巨大,而作为作者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影响力呢?为此,每场签售会之前,我们都先让陈坤谈自己的写作之路,让他和读者有面对面的交流。对于第一次写书,陈坤坦言自己高兴之余还有些紧张。他称自己的这本书是内容有点杂的小书,文笔可能不太好,也没什么警示的大道理,但是他用心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把他作为一个普通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羡慕、嫉妒、快乐和忧愁用文字记录下来。希望读者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能有一些小小的共鸣,找到和内心对话的方式。如何将这些真情传递到读者的心里,就是举办签售的价值所在。编辑部在总结这本图书营销成功之处,也着重谈及了签售营销的重要作用。

第一,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为了让陈坤这本新书迅速抢占市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共五座城市进行了签售。每场签售的现场,不仅引来大量的陈坤粉丝,还均卖出3000册以上的图书。特别是在上海的签售会现场,上海书城读者爆满,从六楼的签书处一直排到了一楼的大门,不少粉丝手里都是抱着五六本书。有书友表示,从中午起就开始排队,虽然没有在书店门口看到任何关于签售的宣传,却依旧吸引了这么多人在工作日前来,足见陈坤人气爆棚。许多慕名前来的粉丝,不仅能得到与偶像合影的机会,还能真正地感受偶像这本书所传递的正能量。这恰恰就是出版社营销胜利的关键之处,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双赢的平台,而作为举办方同样也赢得了销量。

第二,友人捧场,拓展营销。往往在某个明星演唱会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明星都会邀请同为艺人的好朋友客串,以增加其演唱会的火爆程度。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签售营销中,华东师范大学社和陈坤取得良好的沟通后,也采取了这样的营销方式,增加签售现场的热度。在上海签售现场,举办方就力邀到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饰演十四阿哥的林更新客串。林更新的出现,不仅活跃了现场的气氛,还让读者们大呼过瘾。通过这样的拓展营销方式,不仅让签售的现场更具人气,还能让未能到场的读者认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阅读意义。

公益活动,传播营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经过2012年的狂飙突进后,在2013年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如何让一本畅销书走向常销书,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3年初,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出版之后,陈坤创立东申童画公司发起的心灵建设类的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这次公益活动,为《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常销迎来了新的生机。 第一,传递正能量。《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共分十章,以行走为线索,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读者可以看到陈坤的内心从脆弱到强大的转变过程。陈坤以大学生的视角来描述自己参与的西藏行走,在这段行走的过程中,他坚持随时随地用录音笔记录下感受外,还闭关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投入写作。全书虽然以旅游随笔为主打,但实质是向读者传递正能量。陈坤从一个穷苦人家的普通孩子成长为一个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这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行走;于内在,他从一个孤僻自卑傲慢怀疑的男孩成长为一个充满正面能量的男人,他开始想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即内在的行走。从新书中穿插的生活经历来看,陈坤曾经通过禅定、行走的方式走出了成名之后的迷失,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并由此产生强烈的信念:要在有生之年帮助更多的人,帮助他们的生活远离痛苦,帮助他们的心态远离灰暗。于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有了行走这个idea。于是,他的工作室运作了行走的力量项目。他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行走的方式在每个参与者心中播下正面的种子,并期望这种子未来能开花结果。 第二,树立品牌效应。随着社会压力的剧增,关于大学生负面新闻的报道已经铺满了网络,如何让大学生有一条良好的成长道路?让其阅读积极正能量的图书,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如何依托自己在高校的优势,出版品牌系列图书,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意义,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有多远,滚多远》等系列图书,都为读者传递着正能量,这都是处于迷茫期的青年读者亟需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的出版,让青年读者真正地感受人生曲折是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曲折中活得更有意义。随着行走的力量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日益剧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和陈坤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下,同样需肩负起指导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担子。借助某一本畅销图书或一套系列图书打造系列品牌,俨然已成为众多出版社尝试的路子,可见其对于出版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3f2fb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